沙漠里的“胡杨树”
摘自:《中国教育报》
回眸任职副校长的这8年,酸甜苦辣咸,各种滋味我都一一尝遍。在坎坷艰难的经历中,我不知不觉地提升了管理的智慧,磨炼出坚韧不拔的意志。8年的经历让我深深体会到,一所学校的副校长就像沙漠里的一株胡杨树,必须耐寒、耐热、耐碱、耐旱,才能活得直立、挺拔。
耐寒:3年前学校举行国庆大合唱比赛,要求每个班级选唱两首歌。大队辅导员拿着方案来找我征求意见,我说唱两首歌曲时间太长,建议改唱一首并请她找校长汇报。不一会儿,大队辅导员答复道:校长说两首时间不算长,可以。我没多言,想到校长刚来不久,这样安排肯定有他的考虑,于是,我没再多说什么。
活动开始后,时间果然被拉得很长,低年级家长在外面等了一个多小时,对学校非常不满意,有的甚至公开叫骂,说学校浪费时间。而此时,校长竟也非常恼火,当着众多教师的面大声“吼”我,说我事先没有统筹、安排好,因而导致这一问题发生。面对校长的指责我气得直想哭,分明是校长做的决定,怎么成了我一个人的罪名了?退一步讲,就算是我事先没安排好,校长也不该当着那么多人的面指责我,而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呀!
看到校长一副得理不让人的样子,我心中充满了委屈。但我没有和校长争辩什么,而是走出校门及时向家长们诚恳地解释和道歉。家长们见我真诚的样子,欣然地接受了我的道歉,不再闹事。而我这名副校长却只能默默忍受,感到十分心寒:身为校长,学校出了丁点儿事就不敢也不愿承担责任,相反,功劳都是他的,错误都是副手的,跟这样的校长共事怎么可能有安全感呢?但通过此事,我也学到了一些处事的方法,那就是遇到这样的校长必须处处小心、时时谨慎,养成周密的行为习惯。
不过,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也很感谢这位共事不久的校长,因为是他让我成熟、成长,教会了我一生都受用的东西,那就是做事要缜密周全,凡事都要将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预设在自己的掌握之内,当问题出现的时候,不要埋怨别人,而应该在第一时间想办法解决,将负面影响降到最小。
耐旱:我刚担任副校长时学校比较乱,因为原来学校的行政干部都落聘了,人心涣散,一些老资格的教师在工作上处处刁难我。教师大会上,我在上面讲,他们在下面讲,还时不时地插嘴,让我下不了台。
有一次,一名教师突然生病,没有去上课,教室里很乱。教务处追究责任,找到了校长室。分管教学的我当时很是窘迫,赶紧跑到教室,帮那位教师代起课来。上完课,我走到那位老师的办公室,感谢她能及时通知我,没有给学校带来任何不良的影响。没想到,她不但不感激我,还说风凉话。一些同事实在看不下去了,过来相劝,她依然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看她如此态度,我压住心中的火,平静地对她说:“请你以后注意,别再出这样的事了。”
说来也怪,在我委曲求全地处理完这件事之后,和我作对的教师明显减少。我想,人的内心都是讲感恩的,况且我校的教师大多数是性情中人,是很容易被真心感动的。为此,我早来晚走,一心一意扑在工作上。在协助校长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我和教师们亲密接触,经常在工作上征求他们的意见,在生活上与他们真诚沟通。渐渐地,我的工作柳暗花明,得到了大家的认同与接纳。
耐碱:一天早晨,校长打电话叫我到他办公室,进门后的第一句话就是:“昨晚你是怎么跟家长说的?”那神情和语气,仿佛我做了一件多么不可饶恕的坏事。
其实,事情是这样的:头天放学时我正与一位班主任谈事,听到楼道里传来很大的吵闹声,我出去一看,是20多名家长正在走廊里与两名学校管理人员争吵,一旁还有许多教师围观。我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但感到这样吵闹影响不好,便把家长们请进会议室。一进会议室,家长们便七嘴八舌地反映班级语文老师更换频繁,且不布置家庭作业,影响了孩子学习。我在了解了情况后答应家长们,学校调查清楚此事后一定会给大家一个交代。
家长们高高兴兴地走了。我原以为自己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说不定还会得到校长的表扬。没想到,校长知道此事后的态度会是这样:责怪我不该对家长轻易承诺,这样做是越位了。那一夜,我辗转反侧想不通,校长为什么听信一面之词,没有调查就指责我?后来,我终于想通了,校长也是一个普通的人,他有和我们一样的情感,有时也会冲动和偏听偏信。想到此,我释然了。我决定用自己的行动证明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经过3天的调查,我找到部分难缠的家长并上门沟通,把学校的情况和教师的状况逐一分析,家长们见我处处站在他们的立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也开始理解学校了。一位家长说:“校长到我家里协商解决孩子的教育问题,真让我们没想到。”
事后,校长肯定了我的做法,还向我道了歉,工作上也给了我更大的发挥空间。这件事让我懂得,遇事千万不能急躁。应该用智慧和行动解决问题。
耐热:每年开学前夕,学校都会面临招生大战。这个时候校长会暂时“逃离”学校,手机不能开,甚至连家也不敢回。因为此时是校长最为头痛的时候,各级领导的条子生、亲戚朋友的关系生都让校长左右为难。于是,他们纷纷选择了逃之夭夭。
此时,学校里只留下我这个没有多少决定权的副校长守候在校长室做“挡箭牌”,逢人就说学校的难处,见人便感激他们对学校办学效益的认可,在回绝的同时,还不忘请他们给予理解与支持。能劝说走的,尽量劝说他们到别的兄弟学校,劝不走的则向其公布学校各班级的学生数,表明确实已安排满。有时,则会遇上犯浑的家长:“我不跟你谈,你们校长在哪儿?学校不收学生,你们办什么学?”对此,我也只好默默忍受。
在与领导的周旋和家长的交涉中,我感受到了做一把手的艰难和不易。我深深感到,做一名副校长需要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为校长排忧解难,有时甚至需要承受无理的刁难与辱骂。而这种常年的“高温”也让我收获颇丰,既磨炼了坚韧不拔的意志,又让我懂得了理解、尊重、关爱与忍让,为成长插上了翅膀。
当好副校长是一门学问,更是一笔财富。它不仅能增长你的智慧与才干,更能让你淡定从容,具有极强的生命力,真正成为沙漠中一株朴实的胡杨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