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爱是学生进步的动力
我国现代教育家夏丐尊说:“教育如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是的,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真挚、无私、博大的爱可以诱发学生的品行和智力,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能够起到积极的促进派作用。
一、 爱是一种情感需要。
人都有爱与被爱的需求,学生在学校里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和老师在一起度过的,他们除了获得知识的需要外,对教师有一种特殊的依恋心理,希望得到教师真挚的爱,是许多学生读书期间言和行的动力之一,学生在得到教师的关心和爱护后,就会信任教师,把老师当作自己的亲人、朋友,“亲其师而信其道”。如:我们班的许多同学课外,总喜欢和我在一起聊天,谈自己,谈家人,谈学习,谈他们心中的苦与乐。每当这时,我总会耐心地倾听他们,不失时机对他们进行教育与激励,使他们即使遇到困难与挫折,也能获得信心,鼓起前进的勇气。记得上学期,期中考试结束后,我们班刘瑞波同学数学考了59分,当时,他知道了自己的成绩后,哭着找到我,说他不相信自己会考得那么差,让我帮他去找数学教师了解情况,当时,听了他的话,我也想是不是哪里出错了,因为他平时表现虽然不是太好,但也不至于那么差,我就找到任老师,了解情况,并找来瑞波同学的数学试卷查看,原来是他太粗心的结果,如应用题,他的算式全列对了,但是结果全错了,找到了原因,我就把瑞波找来,把他的试卷展开让他看,自己寻找原因,他一看,原来并非试卷改错了,原来是他没有答。当时,他特别伤心,我就对他说:“瑞波,你看你挺聪明的,应用题式子都列对了,但由于你太粗心,没有把结果算正确,是不是太可惜了。”瑞波点点头,接着我又说:“瑞波,失败是成功之母,成绩只能代表过去,只要你今后无论干什么事都做到细心、认真,凭你的聪明,一定能干得更好,老师相信你。”瑞波点点头,从那以后,瑞波变化特别大,改掉了许多坏毛病,学习也特别努力,第二次月考,他各学科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语、数、英都有考了90多分,看到他取得那么大的进步我也非常高兴。
在一个充满爱的班集体中,学生的情感需要得到满足,身心健康能够更好的得到发展,教师有责任为学生创设一个温馨、宽松、友爱的学习环境。
二、爱是一种催化剂。
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无私的。常常有这样的现象,教师对自己喜爱的学生会时常关心、帮助,经过一段时间,这些学生就真的进步了;相反,对自己不太喜爱的学生,就关心较少,甚至听之任之,而这些学生中的一部分就走下坡路了,反思起来,这一部分学生不思进到,缺乏进步动力,是与教师对其赋予的爱的多少有直接关系的。一位教师能对全体学生充满无私的爱,才能兴趣盎然去了解学生,研读学生,“知之深,爱之切”,才能耐心细致地持之以恒地做好学生的转化工作。
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和发展潜能。要理解、尊重、信赖学生,要正确看待其身上存在的不足,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造之材。
教师对学生装感情越深,责任心就越强,为学生的退步焦虑不安,想方设法给予帮助;为学生的进步,感到欣慰,教育过程是师生间的情感等心理活动的交流过程,是以心灵沟通为前提的,连接心灵的桥梁是彼此的爱,教师对学生慈爱,学生对教师敬爱,这种爱交融在学生的心田,就会激发其对人生的信念,意识到教师对他的期望,集体对付了的重视,从而使其人格表现出一种奋发向上的生机。
二、 爱是一种力量源泉。
班主任的特点就是要把博大的爱倾注在班主任工作中,用语言播种,用心血滋润,用智慧启迪,教师的爱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智力。
前几年我在班级做了一次调查研究,情况表明:学生对自己喜爱的教师所教授的科目成绩优良率高,对不喜爱的教师所教授的科目,不合格占相当比例,发现这种情况后,我对学生进行教育,要学好这门课,先要在情感上接纳这位教师,我又介绍了这位教师的业务专长,使学生改变了看法,同时,又与该教师沟通,改变了教师的成见,后来,学生各个学科的成绩明显提高,这充分说明了情感的迁移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