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学生共成长
―――多一份理解 多一份交流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给学生造成很深的影响。用一颗“爱心”去塑造那小小的心灵,用一双“大手”去紧握那稚嫩的小手,那么,这个世界将充满浓浓的师生情。
学生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学校里度过的,教师成了他们生活中的重要人物。他们希望教师能够像父母那样关心、爱护、体贴和帮助自己。如果教师关心爱护学生,把爱奉献给每一个学生,有利于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信心,使学生健康成长。师爱将成为学生成长的动力。
在我教的一年级中有这样一个学生,聪明、活泼、可爱但是上课调皮捣蛋,我费尽脑筋使他变得乖巧一些,可总无济于事。我试着去发现他的闪光点,去把握他的每一份进步。新一学期开始时,我在班里宣布要选一名课代表。我请有意想当课代表的,想为同学服务的举手,可喜的事发生了,我在众多高高举起的小手中发现了他。我相信他会做好,并会做得很好!课下,我单独和他交谈了一会,我从他的眼里看到了一份自信、一份决心,还有不同于以往的一种喜悦。他离开办公室时还试着小声的问了我一句:老师,我是课代表了吗?我肯定的点了点头。看着他像鸟儿般的飞出了办公室。
学生的心灵最需要的是呵护,学生的个性最需要的是宽容与矫治。教育事业是一曲赞歌,是需要付出心血的。对学生的教育往往不会如此顺利,因为小学生年龄小,智力还未开发,就像是一块未进行雕磨的玉。老师作为学生思想上重要的启蒙人,如果用爱心去关心他们,用爱心去帮助他们,他们一定会成为一块名副其实的美玉。俗话说:“攻城为下,攻心为上”,要让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教育,必须下番功夫。
我们应该清晰地看到我们的学生有许多独特的想法,他们的思维是活跃的、积极的、是不受拘束的,因此,我在教学中注重扩展学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多去接触多元化的艺术熏陶。
作为教师,我们同样要不断探究,不仅要探究知识,我们还要探究每一个学生,了解他们的心理。去挖掘他们各个方面的个性潜能,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在提高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同时,提高自我能力,用知识来武装自己,在教与学的路上与学生共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