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聆听智者声音 领略大师风范

作者:尚晓剑 来源:灵宝市第二实验小学 点击:3763

聆听智者声音 领略大师风范

灵宝市第二实验小学 尚晓剑

阳春三月,我有幸参加了在西安举行的全国著名教育专家陕西省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研讨会。聆听了智者的声音,领略了大师的风范。教育大腕支玉恒老师理论联系实际、幽默风趣的讲座令人百听不厌;淋漓尽致的表演、得心应手的作文课堂教学技艺让人赞叹不已;多才多艺的吉春亚老师高超的教育机智令人折服;细微之处见精神,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课堂教学让人赞不绝口,吴林老师上的寓言故事生动活泼,让人意犹未尽……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和更多的思考。

支老师不管是讲课还是作报告,没有声音的炫示,没有课件的缀美,甚至似乎没有技巧的雕琢,摒弃了通常的故作镇定或者矫饰煽情,有的,只是平实,朴素,娓娓道来。

支老师是鲜明反对语文课堂教学浮华倾向的,反对工具性肤浅而人文性泛滥。他说:“应当用语文的手段解决语文的问题。”他的课,犹如丰沛的草原,犹如安静的缓溪,而其间却涵育着丰满的人性,丰富的生态,绿意盎然。支老师做了一节《阅读课做什么》的报告,朴实无华不需要刻意雕琢,但字字句句都是心灵深处的有感而发,释放的得体,到位。他认为阅读课做什么要从七个方面来把握。

一、让学生充分的阅读。阅读课不读书那不叫阅读课,读是学好语文的方法,因此课堂上要充分地读,读在语文教学中属中间环节,上接写作教学,下接识字教学,通过读,文中所有的一切就都能体会,特别是有感情地朗读,朗读好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就提高了。此外,朗读对人的心理品质和性格都有影响。

二、把握文章的整体。每节阅读课都要让学生把握文章的整体,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并养成习惯。例如:《晏子使楚》一文通过五个问题让学生从整体上来把握,第一个问题“晏子使楚”中的“使”是什么意思?在本课是什么意思?(出使)第二个问题“晏子使楚”代表哪个国家访问哪个国家主要会见了谁?(代表齐国,访问楚国,主要会见了楚王)第三个问题晏子到了楚国后始终面对了什么?(楚王的侮辱)第四个问题受到侮辱晏子是怎么做的?(给予巧妙地反驳)第五个问题最后怎样呢?(最后使楚王不得不尊重晏子,尊重齐国。)然后把这些问题连起来就是文章的整体内容,即晏子代表齐国出使楚国,面见了楚王,受到楚王的侮辱,晏子都给予巧妙地反驳,最后使楚王不得不尊重晏子,尊重齐国。

三、体会感情。就是首先要弄明白文章究竟说什么?例如:《可爱的草塘》一文,这是一篇借景抒情,借物抒情的抒情文,并不是写景的文章。不能当作一篇写景的文章来处理。本文因作者初到北大荒每天都在屋里看书,因此远离草塘而不知草堂以至于最初不爱草塘,但当他亲自去草塘,目睹耳闻草塘的美使他初识草塘便情不自禁的赞美草堂“啊,草塘真美啊!”,直到最后他去草塘中抓鱼,通过亲身体验使他深知草塘,不由得发自内心的想要珍爱草堂。因此情感的产生起源于对事物的认知程度,而这主要是靠朗读去感悟体会完成的。

四、通过阅读提高认识。

五、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也就是说读文章时可以让学生想一想文中哪些情节印象深刻?然后读三遍,第一遍把握整体,第二遍把握重点,第三遍把握细节。尤其要注意细节的把握。例如:《曼谷的小象》一文,通过读使学生初步感受到整个故事突出一个“美”字,印象深刻的情节有四个,一是雾颜色美(橘红色、金黄色),二是景色美(绿油油的禾苗、淡紫色花的草地),三是小象很乖巧,四是泰国妇女阿玲“微微一笑”。再通过让学生读文章,自己去欣赏美、发现美、感受美,也可以让学生闭上眼睛去想用耳朵去听进入意境感受,进而让学生圈画哪些地方美读一读,也要让别人感觉听着美。在读中意会。最后抓住文章写阿玲美只写了“微微一笑露出整齐的牙齿”这个细节讨论得出外表美不是真的美,心灵美才是真的美,美不美不看他说些什么,而是在于他做些什么。对学生进行审美的培养。

六、怎样设计问题。阅读课不要过多的提问题,一课最多不要超过三个问题,提问题的目的是以问促读,往往一个问题只有一个答案这个问题就不是好问题,直接涉及课文内容的问题不要提。例如:《放弃射门》可以设计两个问题,问题一:你们认为福特算不算一个优秀的球员?(如果你认为他是一个优秀的球员让作者帮你找证据,如果你认为他不是一个优秀的球员也让作者帮你找证据。)问题二:你认为荣誉重要还是人的生命和健康重要?《地震中的父与子》可以设计你们认为《地震中的父与子》这个题目好不好?你认为好从文中找依据,你认为不好可以修改题目并说明原因。《西门豹》可以设计读了这篇文章你心里痛快不痛快?为什么?等。

七、质疑问难。让学生针对中心段提问题,这就要我们教师要多读书,读各类书,同时教师要有一定的教育机智和遇到问题随机应变的能力。

吉老师的《浓浓郁郁的语文味》报告从语文课的根本任务、语文味之体现、课堂中的语文味,课堂中的语文味包括“教学开篇的语文味、多媒体材料运用语文味、品词品句中的语文味、朗读指导的语文味(是指指导朗读要读出意思、读出画面、读出角色、读出感情)、个性化理解中的语文味、说明文中的语文味、拓展延伸中的语文味”,指出语文课就是感受文字魅力,学习文字整合的诀窍,转化为自己的(书面的、口头的)表达,逐步形成能够独立听说读写的“言语能力”。说“白”一点,语文课是学习怎样把“话”说美,把“文”写美,把“字”写美的一门课,在此同时,提升精神境界。外在表现为: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内里蕴涵是:情感世界的丰富多彩。

累计至今,应该说听过的报告和好课实在是不少了。年轻新秀的优势在于激情与活力,在于现代教育技术的驾轻就熟——劣势似乎也往往产生于此——沉浸在流畅的思路和飞扬的激情,轻了对学生的阅读和生命的关注;而诸如支玉恒、魏书生、于永正等前辈,则让人感觉到厚实,朴素而见精彩,缜密兼有余味。大师的课谓之“行课”而非“做课”,现场感、质感极强,教书与育人结合得致密而和谐。他们往往说:“准备这节课,我用了一辈子的时间。”

西安之行在匆忙和充实中度过了,时间不长,但是给我的震撼和触动确实回味悠长,虽然语言朴实无华不需要刻意雕琢,但内容精彩纷呈,高潮迭起,教者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对教材解读的深度与厚度、精湛的教学语言、独特的课堂评价、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联系生活、善于发现的慧眼与学生精彩的互动、娴熟的驾驭课堂的能力,让我赞叹不已。两天的学习下来,虽然身体感觉疲惫,但心灵却经历了一次洗礼、震颤,新的教育思想、教学理念不断冲击着我的头脑,回头看来,这真是一次愉快的丰收之旅,精神之旅。

更新:2008-04-07 16:05:48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