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教育从尊重开始

作者:程艳荣 来源:尹庄镇东车小学 点击:2979

     教育家赞可夫说:“就教育工作效果来说,很重要的一点是看师生的关系如何。”的确,在班级管理中,老师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用真挚的情感去温暖学生,这样就可直接提高教育的可接受性,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成功地实现预定的教育目标。

一、      尊重学生受教育的权利

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课堂,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在教师。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师爱,共享受教育的权利。但这点有时被我们忽视,学生的敏感、多思、戒备往往超出我们的预料:一次公开课后,一个学生说:“我今天举了四次手,老师只看了我一眼,又叫别的同学了……”马上就有同学附和:“对对,今天叫了5次×××。”确实,有时教师为了赶时间完成教学任务,总不由自主地点几个“得意门生”解决问题,也让听课者检阅本班的发言水平。然而,这不仅使部分学生失去表现自我的机会,而且也违背了面向全体的教学原则。所以教师不能只重视和培养少数“尖子生”,而应该更新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尊重学生成长的需求,以扶持为根本,给予学生机会,激发他们的兴趣和自主精神,畅所欲言,让每个学生在紧张、热烈的气氛中锻炼自己。

二、尊重学生独立的人格

面对复杂的学生,我们应该承认他们有智力水平的差异,但没有好坏之分,他们的人格是平等的。特别是对于后进生,老师更应该正视这个现实,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从理性的态度来对待“后进生”,用事实来教育学生。

给成功的学生以尊重,是对学生的赞美、支持;给失败的学生以尊重,是对学生的安慰、鼓励。尊重学生,民主相处,使学生在健康发展中发挥他们的潜能,使他们在学习中体验到幸福与快乐。

更新:2008-04-06 22:21:10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