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真不象话
今天,我在车上听到两个陌 生人在谈话.一个说:"**老师真不象话,每学期都请他吃饭,可是这不孩子又被撵回来了!"另一个说:"**老师更不是个东西,每次去他家,他都说要给我家孩子调个好位置.可我家孩子现在还坐在最后一排.为这事我都花了不少钱了!真是的!不就一个班住任吗!现在的老师......"我再也听不去难道家长心目中的教师就是这样!我真的好难受!
我就是一个平凡的人民教师,已经在这个岗位上默默工作 了八年了.在这八年里,我虽然没有什么惊人的语言,也没有什么伟大的壮举,但是我懂得身为教师,师德为本.而爱岗敬业精神就是师德的核心内容。爱岗敬业作为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是做好教育工作和履行其他教师道德规范的思想前提,教师只有具备了爱岗敬业精神,才能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廉洁从教、为人师表、为祖国培养高素质的人才。爱岗敬业既是教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也是所有教师实现自我价值,获得个人满足,完成人格升华、实现个人利益的有效社会途径。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应把“爱岗敬业铸师魂”作为加强师德修养的一个重要主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适应时代需要,完成教书育人的重任。
一 、教书育人,育人为本.这就要求教师身正为范,塑造人格魅力.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以自己的模范的品行来教育和影响学生。在教育中,教师首先要廉洁从教,别让世俗的势利蒙蔽了你的双眼,别让钱权的尘埃玷污了你的神圣.在教学中,教师更要把对学生真诚的爱用美好而礼貌的语言表达出来。语言文明才能取得学生的信任和良好的教育效果。古人说:“慧于心而秀于言。”教师语言美,则其心必然善良而正,必然追求自身的道德修养。教师的仪表是教师精神面貌的外在体现,是其内在素质的反映和个人修养的标志,对学生具有强烈的示范作用,所以教师应做到举止稳重端庄,着装整齐清洁。教师的人格魅力是学生成长的重要保证。教师的人格之光对学生心灵的烛照深刻且久远,甚至可能影响学生的一生。现代教育,要求教师具有现代人的素质和高尚的人格。要有知识渊博的学者形象,要有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要有堪为师表的高尚品德。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总之,我们应做到热爱教育、热爱自己的学校;热爱学生,建立良好师生关系;面向全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身正为范,塑造人格魅力。应把“爱岗敬业铸师魂”作为加强师德修养的一个重要主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适应时代需要,完成教书育人的重任 .
二、爱岗就要热爱教育,热爱自己的学校 .教师要做到爱岗敬业,首先就应该热爱教育、热爱学校,树立坚定的教育事业心。只有我们真正做到甘愿为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而自觉投身这种平凡工作,对教育事业心存敬重,甚至可以以苦为乐,以苦为趣,才能产生巨大的拼搏奋斗的动力。教师的劳动是平凡的,教师的生活是清苦、清贫的。但正是我们工作的平凡在书写着什么是伟大也正是"平凡之中见 伟大"的写照.我们有自求自得的充实,我们有育天下英才的自豪。我们的工作,使无知的玩童变成了优秀学生,使迷惘的青少年成为祖国的栋梁,我感到欣慰。人的一生是应该有个明确的目的,为理想而奋斗,虽苦但乐在其中。热爱教育事业,关心学校关注事业的发展,这是每个教师都应具备的。在实际工作中,珍视为人师表这份荣耀,严格要求自己,才能赢得学生的爱戴,家长的信赖和领导的认可。千万不可因眼前近利,而因小失大,以公济私.
三、以师爱点燃学生希望的灯火.教师对学生的爱,与一般的人与人之间的爱有所不同。它不是来源于血缘关系,也不是来源于教师的某种单纯的个人需求,而是来源于人民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责任感,来源于教师对教育对象的正确认识、满腔热情和无限期望。因此,我们说,师爱是一种充满科学精神的、普遍、持久而高尚的爱。教师越是满怀深情地去爱学生,就越能赢得学生对自己的爱,良好的师生关系就越是能迅速地确立起来并得到健康的发展。这种爱的交流是学生成长的催化剂,它可以有力的把学生吸引到教育过程中来,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动力,推动学生朝着培养目标所指引的方向攀登。因此,作为教师在培植和处理师生关系的过程中,首先应当做到的就是热爱学生。只有乐于把爱奉献给全体学生才是我们必备的道德素质。热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尊重学生的个性、爱好和隐私。只有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才能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培养出人格健全的学生。任何简单、粗暴、片面的做法,都可能给学生带来消极的影响。因此不允许教师粗暴批评、压制、体罚、训斥、辱骂、讽刺学生。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当学生遇到困难时,就要用热情的话语鼓励他;当学生受窘时,不妨说句解围的话;当学生自卑时,别忘记用他的“闪光点”燃起他的自信心;当学生痛苦时,应尽量设身处地地说些安慰话;当学生犯错误时,换个角度想一想,假如自己是犯错学生时需要听哪些话。对学生要有友善的态度,与学生交谈常要换位思考,使学生从心底里体会到,老师的所作是为了学生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只有坚持这样做,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树起良好的师德形象。孩子犹如一棵棵小树,只有在精心的呵护下方可长成一株株挺拔的参天大树,假如被无意碰伤了一块,无论再长的岁月也永远无法摸平心灵的创伤,还是要留下疤痕的.既然家长把孩子交给了我们,我们就要尽职尽责,不负厚望.努力做的"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
四、平易近人,面向全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学生面前人人平等.给予全体学生同样的关心和指导,同样的鼓舞和期望,作为教师应该公正、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满足他们求发展、求进步和需要,使学生从教师的行为中看到希望,受到鼓舞。即使是最差的学生也有他的闪光点,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要一分为二地看待每一位学生,努力寻找适合各自特点的发展方向,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身体素质好,成绩较差的同学,就鼓励他们在体育方面多下功夫,有特长的学生,就帮助他们选好目标,在学好文化课的同时学好专长,真正让每个学生都找到自己的发展之路。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适应激烈的国际政治、经济、科技的竞争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我们培养的跨世纪的人才不仅要有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较高的思想品德,具有文明的行为习惯和良好的心理品质。还应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就需要我们教师着眼未来,面向现代化,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打好各方面的基础。就要在教育实践中,把教会学生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审美、学会健体、学会劳动有机地统一起来,同等重视学科课、活动课的育人功能,把理论和实际、动脑动手结合起来,把课内外、校内外教育结合起来,使学生的知、情、意、行和谐统一,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重知识轻能力、重智育轻其他现象十分严重。只要我们认识到这一点就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地获取知识,并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在课内外注意言传身教,使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行和行为习惯。这就要求我们公平对待每一个孩子.我们承认成绩的好坏,能力的高低存在差异,但孩子的人格人人平等.每一个孩子其实都是一个潜力无穷的资源,只是类别不同,欠开发罢了.因而我们要因材施教,以人为本.
五、廉洁从教,洁身自爱.我们不是刚刚学过"爱岗敬业"专题活动中的"八查八看"吗?它明文规定教师要廉洁从教.可是,当今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在一切向钱看一切向权看的复杂的环境中,有一些人终于抵御不了外界的侵蚀,最终偏离教师的航线.其实在我们身边,滋事被人请吃请喝,随便赶撵学生以求家长送礼,甚至打着为学生买资料的幌子从中谋取私利。……如此之类的事儿,也许并不是空谈.但是那只是我们中极少极少的一点点.我们的教师队伍绝对是经得起考验的。这一点是由我们“教师——教育之师”这一特殊身份所决定的。更何况教师也是人,是人疏能无过?知错即改,善莫大焉!我相信教育战线终将是不可侵犯的一方净土.
乌云遮不住太阳,自查自检深思后的我一身轻松。平平凡凡的我,清清白白的我,反而又多了一份自信,多了一份执着!教育是我无悔的选择!“爱岗敬业”我时刻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