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老师,该存下些什么

作者:李志欣 来源:中国教师报 点击:3596


        常听同事说,人家医生越老越值钱,到老来能留下一份宝贵的经验,有的甚至可以代代相传。而我们干教师的就不行了,越干思想越落后,留下的却是残弱多病的身体,一无所有。是啊,这是多少代一线基础教育工作者曾发出的感慨啊!
       最近,我被分配到一所学校任校长,我仔细观察了解了一下老师的生活情景和生存状态,令我震惊。老师大多在三十岁左右,每天工作勤恳敬业,加班加点,很是感人。但是,学校里的所有工作却像过去的所谓工头督促工人做工一样,简单乏味,缺乏思想与创新。多数老师不读书学习,都存在职业倦怠感。才三十几岁啊,多么好的时光,就这样在缺少教育情怀的环境里慢慢消磨。
  素质教育得以科学实施的条件是什么,是有学习能力的学者型教师,是有创新能力的思想家型校长。我们的不少教师,字还不如学生写得好,自己的兴趣特长缺乏,我们的不少校长,每天行走在交际的饭桌前,精力无法用到教学实践中。想想,我们工作一生,为自己留下了多少“财产”?是的,老师无法存下一笔可观的钱财,但是,我们就不应该寻求一点有价值的东西?时常往我们的头脑里存下点什么,并把它记录下来,留给我们的一代代学生,一批批老师,留给我们为之奋斗一生的教育事业。
  当然,这做起来的确有一定难度,人都是有惰性的,还有环境的问题。面对如此现状,我向老师们呼吁:老师们啊,你们不仅要教书谋生,教学育人,更要存下思想。这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任务和职责,是我们现代教师生存的现实需要。
  于是,我开始请专家、名师,让他们与老师零距离对话;开始让老师读名著、上论坛、写随笔,让他们交流思想,记录感受;开始让老师们建博客、撰稿、投稿,让他们充分享受网络学习和收到稿费、样刊的喜悦;开始改革创新课堂模式,倡导老师自主发展……。
  一段时间的努力,还真奇怪,老师们工作更加有劲了,主动了,敢于大胆创新管理了,工作更轻松自信了,开始读书、写作了,不少老师真的陆续接到了稿费,老师的课堂更加活跃有效了……有的老师对我说:“你的这些引领让我重视我的人生,今后,我要做一个有思想的老师,要整理我的思想,珍存下我的思想,以此完善我的人格,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老师。”
  是啊!老师就是这个样子,就应该在教育的光明大路上这样行走着、生活着。这样的老师,也一定是最幸福的。

 


 

更新:2008-03-13 04:55:03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