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支教生活
有一种生活,你没有经历过,就不知道其中的艰辛;有一种艰辛,你没有体会过,就不知道其中的快乐;有一种快乐,你没有拥有过就不知道其中的伟大。
回首2006年,那短暂而充实的支教生活令我至今记忆犹新。去年2月,我和郭秋娟、张娜、聂晓晶一行四人带着朝夕相处的领导和同事们的殷殷嘱托,来到了朱阳镇中心小学开始支教工作。那一段的支教工作,是我人生经历中的一次重大考验。回首那两个月,有彷徨、有失意、有迷惘、有困惑,但更多的是人生的感悟和收获的喜悦。
朱阳中心小学位于朱阳镇区,群山环抱,景色秀丽,全校共有70余名教师,31个教学班,在读学生1700余人。支教期间,按照学校安排,我负责三(3)班数学教学工作,并承担对两名跟岗教师的教学指导任务。为使自己能够尽快融入新的环境,我利用课余闲暇时间,经常与学校教师交流、座谈拉家常,很快便以自己的真诚赢得了大家的信赖,融入了新的环境,成了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
在两个月的支教生活中,我时刻用“树实小形象,为实小争光”这十个字来严格要求和勉励自己。坚持上好每一堂课,真诚对待每一个孩子,认真批改每一本作业,尽自己所能,倾囊相授,保证了教学的效果,让每个孩子都学有所获。期间,在大家的帮助下,我还讲过三节公开课,每一次,我都认真对待,精心备课,尽最大努力讲出自己的最高水平,受到学校领导及老师的好评。在做好自己教学工作的同时,我还经常和同组教师交流教学心得,切磋探讨如何上好课,如何才能把新课程理念融会到课堂中来,上完课再与其他教师一起耐心总结,达到了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
两个月支教经历虽然短暂,但带给自己的震撼和收获却是非常丰厚的。一是增添了一份崇敬。那些山区教师,他们扎根深山,默默无闻,无私奉献,几十年如一日,毫无怨言。在这些朴实无华的山区教师身上,让我真正触摸到了“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崇高精神。二是多了一次锻炼与学习的机会。支教既是对山区学校的支援,同时又是我向山区教师学习的极好机会,通过两个月支教生活的耳濡目染,使自己学习到了他们艰苦创业的精神,学习到了他们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的工作精神和好学上进、刻苦钻研的学习精神。这将是我这一生中用之不尽的财富。
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回想起当初支教前有过的种种猜测、忧虑和不安,随着时光车轮的前行,与陌生环境的渐渐融合,早已在不经意间变得释怀了。回顾两个月的支教生活,我有一种超越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想起那些渴求的眼神、坚守的身影,我深深地感到:那里的孩子都有渴望放飞的梦想,山里的教师最令人敬仰。身在城里,我们不能养尊处优,更不能误人子弟,我将用一生的热情奉献教育,奉献给脚下这三尺讲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