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激趣四步曲”
跨美纽斯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途径之一。”乌申斯基也指出:“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孔子认为:“知之者不如好知之者,好知之者不如乐之者。”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强,十分抽象的科学。要使学生学好,在教学中,教师就应注意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营造和谐的教学环境,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一、创设情景,唤起兴趣
新教材中大量的情景图为教学提供了良好的素材,教师应创设一定的问题情景,善于从生活中抽象出数学问题,使学生感到亲切,被一种愉快和谐的氛围陶冶、感染、激励,从而唤起学习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年、月、日”时,我设计了一个问题情景:“有个小朋友已经12岁了,才刚刚过了3个生日,你知道为什么吗?”听了老师的话,学生们一个个都睁大了眼睛:为什么自己才长一岁过一个生日,而这个小朋友长到12岁才过了3个生日呢?好奇的火花被引发了,求知的欲望被激发了,在内心深处自然产生了兴趣。
二、动手操作,激发兴趣
俗话说:“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小学生天性好动,如果让他们在学习中时常摸摸、摆摆、做做,主动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就能激发他们的兴趣,使外部活动逐步内化,从而完成知识的发现过程和获取过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例如:在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时,让学生量一量、算一算、剪一剪、拼一拼、折一折,学生人人动手参与探索,很快就发现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我给予肯定表扬,学生的兴趣更高了,经过动手、动脑,同学们有求出了四边形的内角和,六边形内角和。
三、 关爱学生、培养兴趣
“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毅力是对教师情感的转移,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是师生情感交流过程,在教学中,教师只有对每一位学生倾注满腔的爱,如一声亲切的称呼,一个友好的眼神,一个手势,一个微笑,一句鼓励的话……都可以缩短师生间的距离,,学生充满信心,朝气蓬勃,积极向上,在这种和谐的气氛中,有利于培养学习兴趣,增强自信心。
四、开展活动,发展兴趣
生动有趣的学习竞赛,灵活多变的游戏活动,都有助与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能使他们热爱这门学科,都能在他们幼小的心田里,埋下一粒种子,将来又会发芽、开花、结果。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开展讲一讲数学故事,玩一玩数学游戏,游一游数学网站,逛一逛数学医院,演一演数学小品,登山夺旗,打电话,走进数学王国等活动,每次开展这样的活动,都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觉得数学好玩,发展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
总之,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兴趣是促进学习的一种手段,在教学时,我们要充分运用这种手段,达到教学目的,使学生“好不如妙,妙不如迷。”以趣营造欢乐课堂。
更新:2006-05-25 06:32:09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