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书为翼 让爱生根

以书为翼 让爱生根
——我的2025年暑期校本培训心得
2025年8月22日,清晨的阳光透过校园里香樟树的枝叶,洒下斑驳的光影。我走在熟悉的校园小路上,心中充盈着一份别样的宁静与期待。作为李店镇栗盘小学的一名青年教师,这是我踏上讲台的第七个年头。从2019年南阳师院毕业通过考试来到这里,从教英语到承担中高年级语文、道德与法治教学并担任班主任,我与这片土地、这些孩子早已结下了不解之缘。而今天,我们将以学生的身份,开启一段特别的夏日修行——2025年暑期校本培训。
一、 仪式与回望:那一份不变的初心
培训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当熟悉的旋律响起,全体教师肃立齐唱,那一刻,一种庄严的使命感再次涌上心头。惠先钦校长的开班致辞,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字字珠玑,充满力量。他谈及“教育是一场向美而行的遇见”,说到“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时,我的眼眶微微湿润。这让我不禁回想起七年前,那个刚从大学校园走出、满怀憧憬又略带忐忑的自己,第一次站在栗盘小学讲台时的情景。时光飞逝,不变的是对教育事业的赤诚之心。校长的讲话,如同一面镜子,让我再次照见自己的教育初心,提醒我无论走多远,都不要忘记为什么出发。
随后的师德师风学习,通过对一桩桩典型案例的剖析,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重量。作为一名乡村教师,我们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孩子们价值观的塑造者和人生的引路人。这份沉甸甸的责任,要求我们必须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用高尚的师德润泽每一个幼小的心灵。
二、 聆听与共鸣:隔屏再遇的思维启迪
上午最令人期待的环节,是通过直播收看桥头镇中心校杨丰烈老师的专题讲座。当杨老师的身影出现在大屏幕上时,我感到格外亲切。就在今年5月5日,杨老师曾亲临我们栗盘小学,做了一场关于“养育阅读”的精彩创享会。他那充满激情而又接地气的讲述方式,至今让我记忆犹新。没想到,在这个暑假,又能以这种跨越空间的方式,再次聆听他的智慧分享。
杨老师这次报告的主题是《书香教师的精神实质——读书育己,教书育人,写书育世》。他围绕这三个维度,娓娓道来。当他说到“读书育己”是教师成长的基石,倡导要通过阅读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再到“要学我”的转变时,我深以为然。作为一名非语文科班出身的语文老师,我深知自己唯有通过大量阅读,才能弥补专业上的不足,让自己的课堂更有底气和深度。
他提出的“读万卷书为铜牌,行万里路为银牌,做万时事为金牌,写万字文为王牌”成长哲理,更是给了我巨大的触动。这让我反思自己过去几年的工作,多是埋头“做事”,却疏于系统地“读书”与勇敢地“写文”。杨老师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写作并非作家的专利,它是教师梳理经验、反思教学、传播思想的最佳途径。这点燃了我内心尝试记录教育叙事、撰写教学随笔的想法。虽然隔着屏幕,但思想的共鸣却无比真切,三个小时的讲座让我全程沉浸其中,毫无倦意,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满了启发和灵感。
三、 赋能与展望:迈向未来的自我期许
首日的培训,于我而言,既是一次精神的洗礼,也是一次能力的赋能。它让我更加清晰地看到了前进的方向和自身需要努力弥补的短板。
首先,我要努力成为一名“书香教师”。杨老师的讲座让我明白,阅读是教师最好的保养品。新学期,我计划为自己制定一份详细的阅读书单,不仅读文学名著,也要广泛涉猎教育理论、心理学知识,不断丰厚自己的学识底蕴。我更要带领我的孩子们一起沉浸书香,在班级里营造“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让阅读成为我们共同的生活方式。
其次,我要勇敢地拿起笔来“写书育世”。也许我暂时还写不出宏篇巨著,但我可以从记录每一天的教育点滴开始:记录下孩子们精彩的发言,记录下教学中的困惑与突破,记录下家访时的感动瞬间……用文字定格思考,用反思促进成长。我相信,日积月累,这些文字必将成为我专业成长道路上最宝贵的财富。
最后,我要积极拥抱“数智赋能”。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我理应成为学校探索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排头兵。下午关于“智慧教育平台”和“AI赋能教学”的研修预告,让我充满期待。我渴望学习如何更好地利用数字资源,创新我的英语和语文课堂,让农村的孩子也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见识更广阔的世界。
培训首日,收获满满,感触良多。感谢学校精心组织的这次学习活动,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静心充电、交流共进的平台。教育之路,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我深知,作为一名来自高庙镇、扎根在栗盘小学的乡村教师,我的肩上担负着孩子们的未来和无数家庭的希望。
前行路上,我愿以书为翼,丰盈自我;以爱为犁,深耕课堂。我将带着今日的收获与思考,以更饱满的热情、更专业的素养、更温暖的坚守,奔赴新学期的旅程,努力点亮每一个乡村孩子的梦想,与他们一起,成就彼此最美好的人生风景。
因为,这就是我们乡村教师最浪漫的使命,也是最温暖的初心。
社旗县李店镇栗盘小学 李梦寒
2025年8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