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苑偶感(14)】 少儿游戏,巧妙引导须注意
“丢,丢,丢手绢,轻轻地放在小朋友的后面,大家不要告诉他……”听着这久违了的悦耳的少儿歌曲,我仿佛一下子回到了少儿时代。那时,小孩子们踢沙包、推铁环、跳皮筋儿,游戏种类花样繁多,欢快活泼,趣味横生,健康向上,既有趣味,又有积极意义,由此联想到现在在孩子们中颇为流行的烟卡游戏、“死亡游戏”,不禁若有所思,浮想联翩。
烟卡游戏是一种利用香烟包装上的卡片进行的收集、交换和玩耍的游戏,小学生收集香烟包装上的小卡片,比拼谁拥有的卡片种类更多或更稀有,而后用手扑打或丢掷卡片来决定输赢,其最大的副作用在于促使孩子们进行盲目攀比,可能引起变相赌博。“死亡游戏”又叫“心跳游戏”或“闭气窒息游戏”。在一些地区或群体中,它可能以更具体的名字出现,如“梦回大唐”或“死亡三秒”。它最早源于东南亚及我国港台地区青少年当中,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传入我国,并在少数中小学和大学校园中传播,通常涉及深蹲、按压胸部等方式,导致参与者昏迷和产生幻觉。“死亡游戏”可能导致严重的身体损伤甚至死亡。
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少年儿童的行为养成是靠生活中的一点一滴积累而成的,他们玩的游戏看似不起眼,但是,这些游戏良莠不齐、鱼目混杂,对少儿们的健康成长却起到各种潜移默化的作用,不容小觑,我们必须认真对待,有的放矢,对少儿的游戏活动进行正确的引导。
少儿们正是学知识、长身体的重要发展阶段,也正是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步形成的重要阶段,他们缺乏判断力和鉴别力,如果教师、家长和整个社会忽视孩子们盲目跟风似得迷上不良的游戏,对这样的游戏活动不加以正确引导,撒手不管,听之任之,任由其发展下去,就会对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就会抵消我们在学校、在课堂教育上的教育功效。对这样的阵地,如果我们不去占领,那么就会被那些利益熏心、见利忘义、唯利是图的人所利用。
因此,希望全社会都来关注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将孩子们的游戏活动列入成长规划之中,齐抓共管,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作者简介】刘建民,三门峡市三中教师,市作协会员、市直作协会员、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爱好文学,在省、市报刊杂志、网络媒体发表上百篇散文、杂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