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有气场的老师
气场是什么?最初好像来源于道家的阴阳学说,现在的网络用语中指有底气或有气质。气场可以是吸引力,是魔力,它既是一个人能力的体现,同时也能够影响和感染他人。这个看似很玄乎的网络流行语,实际上一直存在于我们周围,对于教师而言,气场则意味着课堂上散发的独特的教学魅力与教学智慧。
上篇文章提到的我的那位麻花辫儿老师,的确是位气场强大的老太太,很多选修课老师惯用 “点名”来保证自己课堂的人气。可爱的麻花辫儿老师从来没点过名,但听课的学生却是节节爆满。我觉得老师身上有一股强大的力量,无论言谈举止、风度气质还是思想内涵,时时吸引着我们,影响着我们。那么怎样才能做有气场的老师呢?
我认为,有气场的老师一定是自信的老师。在任何时候,自信都是气场的关键。而自信来源于我们在上课前的精心备课,来源于对知识的深入整合,来源于对学生情况的了如指掌。当我们信心百倍的站在讲台上,无需过多的话语,只要十足的精神气,就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有气场的老师一定是爱微笑的老师。当我们在孩子面前微笑的时候,我们会年轻许多,美丽许多。即便是才高八斗,讲起课来口若悬河,每节课都面无表情的“黑脸”老师,孩子们是不会感兴趣的。
有气场的老师一定是有爱心的老师。托尔斯泰说“如果一个教师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结合起来,他就是一个完美的教师”。既然我们选择了这个职业,就要用爱来浇灌花园里的花花草草。在我们的鼓舞劝导下,胆怯的孩子勇敢了,内向的孩子活泼了;在我们的熏陶引导下,不爱学习的孩子开始步入正路,成绩差的孩子开始不断进步。此时再多的艰辛也抵不过内心的幸福。
有气场的老师一定是懂得反省又善于学习的老师。赞可夫说“教会学生思考,这对学生来说,是最有价值的本钱”。同样学会思考也是教师工作中的关键词,一个成功的教师,往往首先学会的是对教育现象的思考、对教育行为的反省。在与学生的交往中,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在备课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和不足,从而证明了教育不是反复,而是创造。另外,还要树立“终生学习”、“以书为友”的思想,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者,我们唯有喜读书、勤思考才能获得强大的气场。
当我们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时会明白,课堂上面对的不是知识,而是学生。做个学生喜欢的老师,做个有强大气场的老师吧,让我们一起体会教育中的温馨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