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教师应该具备的四种意识

作者:gangtou 来源:XSK 点击:2277

 

如果从职业的角度来说,意识是一种思想,是一种在特殊情境下、特殊环境和岗位所必须有的思想。做老师也是需要具备一些意识来促进我们的工作,这些意识主要是:

 

职业意识。教师是一种具有一定特殊性的职业,作为职业就一定有职业要求和职业道德规范,同时还要有职业的专业化要求。我们教师需要培养的:一是职业化,就是把教师岗位作为一种有特殊要求、有职业特点的工作来作,不具有随意性;二是专业化,就是教师这个岗位是有其专业知识支撑的,必须有非常强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针对性,只是某一、二个学科的专业教师,而不是“万能胶”,这是社会发展趋势的基本要求。

 

岗位意识。从具体的工作实际看,教师是一个岗位,一个面对学生教书育人的岗位。是岗位就有一定的岗位职责,就有一定的岗位要求。所以,我们应该熟知岗位的基本求,特别是我们所教学科的基本要求,除了通晓课堂标准外,还需要有学科特点的基本要求。我们存在的问题是;课程标准很熟悉,但是岗位责任并不是很了解,所以出现了只教书不育的情况,说到底还是岗位意识不到位吧。

 

协作意识。育人工作不是一个人能独立完成的,需要以班主任为核心的所有班级任课老师的精诚合作。所以,我们每一位老师都必须具有协作意识,我们应该把自己的学科教好,但是,这只是完成了一项任务,我们的学生不能只学好一门学科,更不能只接受一种教育,学生需要的营养是多方面的。现在有一种管理形式叫“捆绑量化”,从考学的角度来解释就是,一个学生能考上学校不是一门学得好,是所有学科都学得好,每一门学科在考分中都起了作用,这倒是很形象地说明我们每一位老师在学生成长的作用。因此,协作精神应该是每一个老师所必须具有的育人意识。

 

精品意识。育人是一件神圣的事,不论你承认不承认。教师的工作本身就需要有精品意识,通俗地说就是给学生说话不能有假,在学生面前做事不能糊弄。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有把课讲到精致、把事做成精品的意识,这样,才在学生面前做到了以身作则,在社会上才是学高为师。如果我们的每一堂课、每一次班会、每一个谈话都能象上一次公开课那样精心备课、细心设计,那么我们身边每天都会有学生爱戴的微笑。


 

更新:2011-09-06 02:47:55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