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巧用“三余”好读书

作者:教苑 来源:XSK 点击:4216

一提到读书,就有许多老师抱怨工作太忙,家庭事务缠身,没有时间。不能否定,对于老师们来说,特别是中年教师,上有老下有小,时间紧确实是很普遍的现象。不过时间这个东西,具有很大的伸缩性,鲁迅先生说的好,时间就好像海绵里的水,只要去挤,总还是有的。看来有没有时间读书,就看自己会不会去“挤”了。

我国古代就有许多学者是“挤”时间的能手。三国时的董遇在这方面总结了很好的经验。有一次,他劝一个要拜他为师的人先回去读书,并告诉他:“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当对方说找不到那么多时间去读书时,董遇便诱导他说:“当以三余”,并且详细解释了“三余”:“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雨者晴之余也。”意思是说,他利用了三种空余时间,那就是一年中的冬天、一天中的晚上和平日里的雨天。

细细想来,董遇的“三余”读书又何尝不是我自己读书的真实写照呢!

吃完晚饭,静下心来在灯下读书真是件十分快乐的事,我主要选一些短少文章读,如短篇小说、文摘、教育案例等,这样短时间可读完整篇,细读慢嚼,回味无穷,这一天的空余时间过得多充实!

双休日,除了家庭事务以外的时间,我就都用在了读书上,这一周的空闲时间我决不能白白浪费掉!

寒暑假是我们教师的特殊待遇,也是我们学习提高的大好时机!在这么长的时间里,我主要选择一些教育专著、中外名著来阅读,这些教育大家、大作家的作品值得我们还好斟酌斟酌,这一年里的空闲时间可是宝贵啊!

其实,我们可利用的读书时间还是很多的,远不止“三余”、“四余”,也不止“八余”、“十余”。美国人常常利用“候机、候车、坐车”之三余来读书看报,我们身边也有许多教师利用开会前的几分钟在看书,在学校和学生共读等等。总之,有心的教师总能找到自己的读书时间。

孔子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而刘安说:“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阴”;“谓学不暇者,虽暇亦不能学。”一句意大利谚语说得更加鲜明生动,一语中的:“懒汉从来没有时间。”事实难道不是吗?对我们教师来说,书不能不读,时间靠我们去找、去挤,如果老师们都能做到惜时如金,那么,要想读书就一定能如愿以偿了。

 

更新:2011-08-22 05:21:20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