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拜读经典 感悟成长

作者:陈燕玲 来源:xsk 点击:5215

——读《特级教师的特别建议》有感

 

有人说,名师之“名”,不在于“名”,而在于“明”。“明”就是智慧。教育家的智慧,便是给孩子们以幸福和快乐中并从中获取知识、领悟做人真谛。谁能够更智慧地学习知识、积累经念,谁就能够获得更快速的成长。特级教师们便是智慧型“明”师的杰出代表,他们的经验很值得我们借鉴。

《特级教师的特别建议》一书以几十位中小学特级教师“现身说法”形式呈现了他们成长档案及经验总结。以“故事”和“思考”存留名师的成长档案,以“经验”和“感悟”为我们普通教师提供最实用有效的技巧策略。走近他们,我能感受到一份激情与力量,能领悟到许多教育的智慧与艺术。更重要的是,能在品读名师亲身经历的教育教学实践和专业成长的过程中寻求属于自己的一盏梦想引航灯。

暑假里,我拜读此书,解读了名师成长的密码,收获颇丰,感触颇多。归纳一下,主要有如下三点:

感悟一、发自内心的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是成长为名师的动力源泉。

我细细品读这些特级教师的成长中的经验总结被深深地震撼着。他们崇高的人生追求、高尚的师德情操、强烈的责任意识、无私的奉献、敢于牺牲的精神,使我的心情难以平静。

“如果下辈子还让我选择职业,我仍然选择教育这多情的土地,选择我们可爱的学生,选择这永远光辉灿烂、青枝绿叶的教育事业。”——这是于漪老师的人生格言。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漪在教师的岗位上,度过了近60个难忘的岁月。如果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她一生从教的体会,那就是六个字:“光荣,艰巨,幸福”。她被评为全国首批特级教师后,许多单位请她去工作,她谢绝了;组织上安排她做校长,但她舍不得离开孩子,仍然坚持在三尺讲台,坚持搞教学改革。60年来,她曾在政治运动中被误解,也经历过疾病的折磨。但这都没有摧垮她的意志,没有改变她从事教育的选择,没有改变她对孩子的爱。至今,80岁的她仍活跃在教育第一线,为学生、为教师鼓与呼,着力推进教育改革……还有扎根农村教育、奋斗不息的刘云生的对教育事业的认识——“选择教育需要一种勇气”。还从王菘舟“教师需要‘生命的学问’中体会到他“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乃“坚忍不拔”的事业境界……纵观全书名师的故事,虽然他们在教学中有学科的不同,学校的差异,但他们的教学却又异曲同工、殊途同归。每一个老师都是一本厚实的书——那书中只有一个主题——爱。

感悟二、善学乐学,使名师成为智者。

名师都善学乐学。他们有良好的读书习惯,都是坚持读书的典范,都把书当作自己的精神食粮。窦桂梅老师就是一个酷爱读书的人。她说:“教师必须成为一本书。工资再低也要买书,工作再忙也要读书,如此,你才会成为一本永远站着的大书”。因此她建议——“让读书成为我们必须的生活”。而山东青岛教研员陆安则精辟地指出:“教书者必先读书。在课堂中,教师要挥洒自如、游刃有余、炉火纯青,不是凭几招雕虫小技就可以支撑的,必依托于丰厚的人生底蕴和文化积淀。”让我们领悟到“读书,像呼吸一样自然”是一种最自然的生命状态,是一种须臾不可缺的存在方式,也是一种高贵至美的人生境界。追求卓越是他们的共有特征。名师都不满足于现状。正如上海十大青年、著名校长郑杰所述:“一个理想的教师,他应该是个天生不安分、会做梦的教师。教育的每一天都是新的,每一天的内涵与主题都不同,只有具有强烈的冲动、愿望、使命感、责任感,才能提出问题,才会自找麻烦,也才能拥有诗意的教育生活。”这应该是名师人生的真实写照吧。而我呢?大多数时候都忙着批改作业、教育孩子、上课、听课,有多少时间在煞有其事地捧着教育名著或教育杂志在阅读呢?只有在写论文、总结或上公开课时,才想起找一点书来,看看有没有可以借鉴的文章,有没有可以参考的教案。真是惭愧至极啊!读到这些建议,我深深体悟到,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向书本、向实践、向各种信息渠道学,引千道清泉、聚万座富矿、集百家之长,丰富自己,充实自己,才能用自己渊博的学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只有学而不厌的老师,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一个成功的老师应该是一个会读书会思考的人,我想今后我要从繁重的教学中抬起头来,多看,多想,多实践。这样,才能有更大的进步,以至成为智慧型的教师。

感悟三、善于反思是成为名师的主要因素。

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方式,每一位优秀教师的成长都离不开教学反思。。于永正老师在《备课要注重隐形备课》中说:“认真写三年教案的人,不一定成为优秀教师;但认真写三年教学反思的人,必定成为有思想的教师,说不定还能写出一个专家来”。他认为教师如果不会反思,不能成为思想者,只能靠别人的思想指导自己的行动,他就丧失了教育的资格,他的教学行为就不可能具有创造性;同时,他也就不可能有所发现,也就不可能从教育中获得愉快。因此,教师一定要成为思想者。我想,这应该是我们教师永远追求的目标。陆安老师指出了写反思的深远意义:反思对于教师来说,就像生命中流淌出来的涓涓清冽的甘泉,滋润着这个特殊行业易倦怠和枯竭的心灵荒漠,使教育生命不至于空载与枯竭。的确,随着年龄的递增,生活、工作等多重压力下,难免产生职业倦怠感,但我会扪心自问:“你还热爱这份工作吗?如果爱,你该怎么做?”因此,我有时会与办公室里的同事就课堂中某一生成的片断进行热烈的探讨,分析成功和失败,但遗憾的是因一时的偷懒,不曾纪录下来。不曾想,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瞬间的记忆早已被大脑删除。等我想再次呈现某一成功场景时,怎么也想不起来了。如今想想,真后悔啊!

作为教师,我们平常习惯在自己习惯性的思维方式下教学,读完这本书后,我觉得我们可以以另外的一种思维方式思考我们的教学,并以思考的结果来审视自己的言行举止,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方式,从而使自己不断的有所反思,有所改进,有所提升。因此,做一个善于反思的老师,那么,我们的教学教育工作又会出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美好境界。

《特级教师的特别建议》 让我获益匪浅,是因为它真正能够让我掩卷沉思时反省自己,使自己看到不足,是因为特级教师们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忠诚与执着;他们深爱着每一个学生,关怀着每一个成长的生命,是因为他们博览群书、善学乐学,把读书作为必须的“生活”,积淀自己的文化底蕴,在三尺台挥洒自如、游刃有余,成为生活的智者;他们勤奋地分析研究着每一个看似细节的教育现象,不断挑战自我、完善自我。是因为他们善反思、勤总结。我想,当你了解他们那无私奉献自己的人生,领略他们的卓越成就,你也同样会产生敬仰之情。他们是一面镜子,也是一本教科书。今天,我带着自己的心去读,带着自己的实践去读,带着自己的思考去读。时时反观自身,寻找与名师之间的差距。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一定能走出浅薄,走出自满,走近学生,走进教育!

 

 

 

 

 


 

更新:2011-08-04 04:33:31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