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做教学有心人
——读《阿宽从教记》心得
课堂教学是我们提升教学质量、关注学生发展的主渠道 。一些“教学问题”大都是从课堂中生成的,因此课堂教学是“研究”的最终落脚点。所以我们教师必须要上好每一节课。在读《阿宽从教记》的日子里,这份感触越发凸现。
阿宽以“让学生喜欢我”为座右铭,激励自己不断成长,细读此书,刘老师的授课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即使是教同一个内容,刘老师前后的教学设计与构想也往往不同。他在实践中不断地否定自己,挑战自己,超越自己。课堂时时出“新”。在阅读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阿宽老师对教材的灵活应用和他那极具亲和力的课堂。
多年来,阿宽老师攻坚于课堂、决胜于课堂。不断的创造出适合学生学习的课堂。
阿宽老师对于教学模式,教学设计的研究,无不体现了他对教学工作的“用心”和“深入”。 启发我时时做个教学的有心人!
做个有心人,首先要善于观察生活。
教师要做教学实践的有心人,勤于观察,敏锐地捕捉教学中有价值的信息,从日常生活、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中挑选出有意义的“数学问题”或有价值的“教学信息”作为教学内容。
做个有心人,还要尊重理解学生。
新的课改理念要求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发展,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贯彻这一理念最重要的是你必须“理解儿童”。在教学中,我们要对学生的行为、想法进行足够的观察和理解,了解他们在想什么、喜欢什么。我们只有真正理解了学生的想法,才能更好地支持和帮助学生的发展。我们教师要用尊重、理解、信任这把金钥匙打开学生的心灵,这样师生之间才会架起友谊的桥梁,才能建立平等、互助、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学工作才会得心应手,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做个有心人,就要像阿宽教师一样用心研究课堂教学。
要注重平时的课堂观察,随时走在教学的前沿,把“研究”始于课堂,解决于课堂。我们要 “勤于积累”,把课堂上发生的遭遇、难题、遗憾、事实以及当时自己的一些想法记录下来,把各种资料收集起来;还要“善于思考”,学会捕捉各种现象进行实录分析,课堂反思和案例研究等等。做一个有“一对敏于发现的眼睛,一双勤于记录的双手和一个善于思考的大脑”的有心者。
课堂教学是教育的主渠道,学生才能是通过许许多多个40分钟一点一滴地培养出来的,随着教育观念的更新,课堂教学也必须与时俱进,阿宽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不同的教育理念下,总能从独特的视角来设计教学,把握课堂教学的真谛,堂堂都绽放异彩,声声震耳欲聋,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做个有心人,更要加强自身文化修养。
任何教学环节的设计与创新绝不是凭空想象,而是要有丰厚的知识底蕴作支撑的。因此,我们必须重视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随时对自己的专业结构、教育教学技能进行调整,尤其需有开放的心态、不断进取的意识,在实践中不断学习、研究和反思,对自己的知识、能力与经验进行整合,不断加快自身的成长和发展的步伐。这是教师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发展的需要,更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我们以身边的教学实践作为切入点,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多思考,勤记录,树立问题意识并不断解决所提出的问题,不断积累,我想,每一位教师都能做教学中的有心人,那我们的教学之路会越走越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