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小学生喜欢的老师
能够让小朋友喜欢我,把我当做生活中的大朋友,让小朋友喜欢上我的课,听我的话,一直是我追求的目标。在教学中,在日常生活中,我尝试着、努力着靠近孩子们幼小的心灵,做一名受学生喜欢的老师。
一位老师能够深远地影响学生,带给孩子积极的反响,首先靠的就是良善的人格魅力。教师对学生能给孩子们潜移默化的带动,因为教育者本身就是一本非常珍贵的教科书。大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小到师者的言行举止,都无声渗透在整个教育过程。如果我们能以自己的人格品质,教育行动去吸引学生,相信一定得到学生发自内心的接近和肯定。那时,我们的教育就向成功迈进了一大步。平时,班里的小朋友哪个脸色不好,或者身体不舒服,我都会悄悄地走到他跟前,伏下身子问情况,伸出手贴近学生的额头,试一试他是否发烧,并叫班长陪同带他给医务室检查;看到天气转热,我会交代孩子要多喝水,出门要带帽子,或拿雨伞,小心中暑;发现哪个女同学扎的头发凌乱,我会主动地帮她重新扎好,看到哪个同学鞋带掉了,我会走到跟前,帮他系好鞋带;有的同学书写进步,或者成绩进步,我都会写上一句鼓励的话语……教育无小事,事事有教育。有时一个眼神,一个举动,一句不经意的话也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教人当实行仁教。
其次,让师爱阳光普照。如果说爱是一缕阳光,我要让灿烂在幼小的心灵开花;如果说爱是一阵清风,我要让天使的笑容在清纯的脸颊绽放;如果说爱是涓涓小溪,我要让温馨在孩童中拔节。
我班的xx是全校闻名的“调皮大王”,家长认为他朽木难雕,对他失去兴趣。几次家访,家长要我别理他,反正他成不了大器。可是最为一名教师,我不能看着我的学生破罐破摔。我多次找他谈心,教育他。开始他还能安分守己,但好景不长,不久又故伎重演,经常扰乱课堂纪律,甚至与人打架,而我没有对他进行斥责惩罚,而是利用课余时间动之情,晓之以理,苦口婆心地对他进行循循善诱,而且处处提醒他,事事关心他,发现闪光点及时表扬他,还经常叫他去办公室里拿作业本,他可激动啦。“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他变了,变成了一个爱学习,懂礼貌的学生。我知道xx的转变来自教师朴实的爱,爱让他变得如此灿烂。XX的转变让我看到希望,不是所有的问题学生都是那么固执,那么可怕,而是在于我们的付出,我们的努力。
是的,只要我们在教学中,善于抓住后进生的闪光点,以此为激励进步的突破点,唤起其自我觉醒,调动其内在的积极因素,挖掘其内在的潜能,产生自信和自尊,看到自我价值,在外力启发引导的过程中逐步树立良好自我意识,促使心理素质的提高。后进生的自尊心,往往以曲折或相反的形式表现出来,从表面上看他们缺乏上进心,荣誉感,但心灵深处都希望在同学和老师中树立起自己的地位,这就需要教师认真挖掘,及时捕捉后进生的闪光点,给他们以鼓励和帮助,培养他们自尊心,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苏霍姆林斯基说:“把整个心灵献给了孩子。”是的爱是开启教育成功之门的金钥匙,只要你拥有这把爱的智慧钥匙,你一定能让你的学生永远爱着你。
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深知“教学相长”,所以忘不了读专业书籍。读窦桂梅的《窦桂梅与主题教学》,我感悟了“课堂小天地,天地大课堂”的超越;王晓春的《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让我从“知之”走向“好之”“乐之”,并使自己的工作尽量明哲快乐;读《教师成长》我的教学思路灵活了,对自己的教学也有了新的目标和方向;读魏书生的《教学工作漫谈》,感悟他的互动教学和民主科学的管理;读韩兴娥老师的《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让我知道了“一本好书犹如一位智者,可以在瞬间点燃你的生命之火,也可以是一把引导你走向光明未来的火炬!”。
受学生喜欢的老师,不仅要具有扎实的业务素质,渊博的专业知识,还需是一位心理学专家,走进学生的心灵,掌握学生的思想脉搏,分享每一位学生的喜怒哀乐,有的放矢,以最佳的方法解决问题,赢得学生的信任与爱戴。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还会继续努力地实现着自己的目标:那就是做一名学生最喜欢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