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为我展开一扇窗

作者:刘全祥 来源:深圳市福强小学 点击:1498

             记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黄爱华老师

人生的风景没有固定的模式,放弃追赶流行与时尚的步伐,也许会“收之桑榆”。上帝在这里关上一道幸福的门,必然会在别的地方为你打开一扇奋斗的窗。感谢黄老师,为我及我的室友们打开了一扇窗,让梦想和希望能持续照进我们的现实,使我们也能在信念和责任的秉持中为自己延聘一抹阳光……

——题记

初次接触黄老师,是在十几年前家乡的一次学术研讨会上。应仙桃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的邀请,黄老师为全市数学老师作了一节课:《百分数的认识》。课上,黄老师那从容不迫的教学风范、平易近人的教学态度、随机应变的教学机智、睿智幽默的教学语言……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冰冷的数学”原来还可以变得如此地美丽。我暗暗地惊诧了。像黄老师一样培养智慧的学生而不是将学生冶炼成盛装知识的容器,无知无畏的我当时暗暗地下了决心。

如同打开了潘多拉魔盒,黄老师为我打开了通向数学、了解数学的窗口。透过这个窗口,我看到的是一个绿意盎然的世界。后来,书读得多了,对黄老师的了解也渐渐地深了,知道他是全国优秀教师,深圳十佳青年,深圳市鹏城青年功勋奖章获得者,全国著名的特级教师,两次获得全国课堂教学比赛一等奖……了解得愈深,梦反而离自己愈发地远了:这样一个全国知名的领军人物,我,一个资质平平的乡村小教师怎么可能濡染学习呢。

后来,因为机缘巧合,我调入了福田区,并且有幸在来的第一年就加入了黄老师名师工作室。终于有机会近距离瞻仰濡染黄老师,我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十多年前的那个梦想又在心中浮现。

由于同时肩负着福田区所有校长、老师的培训组织工作。印象中黄老师非常忙,很少有与我们促膝长谈的机会。但每一次谈话,都能给我们启迪。

和许多年轻老师一样,刚进入工作室的时候,我追求设计的新颖,布局的精巧,细节的精致。每当看到学生跟着自己精心的预设或激动,或彷徨,或雀跃,或迷惘,或体验成功,或跌入陷井……我常常为一切尽在自己掌控而得意。

好的教学应当崇尚简单,拒绝肤浅,为学生留下生命的刻痕。黄老师看似随意实则隽永的几句话引起了我的沉思:是啊!精致,在放大了课的细节因而使课的纹路和脉络显得更为清晰的同时,也遮蔽了课的更为整体也更为本真的东西。而那,却是课的生命所在。我找来了黄老师近年来的所有录像:从《认识圆》到《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从《百分数的初步认识》到《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我蓦地发现:黄老师的课越来越简约,常常是围绕节点设计两三个环节。但正因为只有两三个环节,所以当学生出现不一样的想法,或遇到与预设不一样的突发事件,黄老师总会有超乎寻常的平常心。从容地,缓缓地,让学生说一说、议一议,让更多的学生欣赏到旁逸斜出的风景,也让更多的学生能紧跟大部队。因此,在黄老师的课堂,我们看不到一般教师赶教案时的局促,相反,只看到一位智者与学生悉心对话时的从容;看不到学生浅尝则止时的走马观花,相反,只看到学生探本溯源中的钩深致远

学生的眼睛里读出愿望,从学生的回答中听出创造,在学生的发展中察觉出细微的进步与变化。于是,在看似偶然中,学生封存的记忆被激活,沉睡的潜能被唤醒,幽闭的心智被开启,囚禁的情愫被放飞。学生精彩不断,闪光不断。

教师是深耕于教育这片土壤中的园丁,也是这片土地上最有活力的主体。或许是从一线走出来的缘故,黄老师深切地认识到:教师队伍一旦失却其专业地位,将会是一个深陷事务主义的盲目群体。因此,从我们进入工作室的第一天起,黄老师就致力于唤醒我们的专业主体意识。

因为自身处在学科教育的前沿,黄老师总有人脉将各行各业最富盛名的大家请来为我们作报告。这一方面提升了我们的眼界,另一方面也滋生了我们一种陋习:不管参加什么活动都对活动有很高的期待。不过由于环境的制约,也由于锤炼青年教师的需要,学校乃至市、区每一次教研活动献课的不一定都是名优教师乃至特级教师,更多的是我们身边的同事。这些同事、一线老师执教的课,不可能每一节都像名优教师、特级教师执教的课,经过精心设计、反复打磨,能给所有观课教师震撼与启迪。“好像没有什么了不起” 、“和我上得差不多”,我们常常乘兴而来,扫兴而归。

或许是读出了我们内心的失落,黄老师与我们一同参加了几次校本教研活动。每次活动后,黄老师都利用微格教学的原理,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写出自己的反思,或激励、或拓展、或迁移、或延伸,并第一时间与我们分享。于是,在黄老师的观照下,课堂忽略的细节被凸显,隐含的缺点被披露,平实中的努力被提醒,失败中的尝试被张扬。看着黄老师那一篇篇精要的听课后记,对比自己的收获与体会,一阵羞愧涌上心头:是啊!名师的课、专家的报告固然能给我们收获。但我们自身亲自参与、组织乃至献课的草根教研活动,即使错漏再多,却更能成为我们思考的凝结点。

记得一位学者说过,上一次的错漏常常是下一次尝试的镜子。或许,正是因为有了这里或那里的错漏,学生真实的状态才被展示,不成熟的想法才被彰显。而正是在这样的展示和彰显中,我们读出了学生真实的起点,也读出了教师真实的努力与困顿。而所谓教学相长,不正是教师正视学生的真实状态,苦心孤诣解决一个个旁逸斜出的问题,在此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经验智慧吗?

一棵树能够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能够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能够唤醒另一个灵魂。写到这,忽然想到,到黄老师身边这几年,黄老师没有辅导我上过一节课,没有为我修改过一篇文章。但黄老师为我展开的,是做研究的方法,是不急不躁、不温不火、随意谦和的处世态度。与黄老师相处,总有一种新奇与感悟在体内升腾,聆听黄老师的讲话,总有一份鲜亮和纯净在心底升起。浸润在黄老师的魅力里,我学会了自察与内省。

 

更新:2011-06-17 02:17:53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