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教师和教育领导者的学养

作者:丛洲的博客 来源:XSK 点击:1656

所谓学养,是指知识分子独有的在做学问方面的修养,它和教养不同,教养是指常人在文化品德方面应有的修养。

我以为,一名教师,除了要有教养,还须有学养,因为教师理应是知识分子中的一员,他们在学生的眼里不仅人品好、有文化,而且还是擅长学习、热衷于做学问并积极进取的人。一个在教育领域里担任领导职务的人(走上了管理岗位、负责一个部门或一个系统工作)更应该富有学养,因为教育领导者理应是教师中的佼佼者,他们之所以被提拔走上管理岗位、负责一个部门或一个系统的工作,理应是他们学养超凡并具有能引领大家把握教育知识,履行好各自教育职责的本领。

在我看来,如果我们的教师和教育领导者不仅教养水平高,而且都富有学养,那我们的教育事业必定前程似锦、成功在望。事实上,我们的教育改革创新的宗旨就是要使教育更象教育(贴近教育的本质)、学校更象学校(更有助于师生的健康成长)、广大教师和教育领导者对国家进步和社会发展有更多的担当、在提升自己教养和学养方面的表现能为民众所推崇,能真正给社会做出榜样,从而使教育更具说服力、学校更有公信力、整个社会都沐浴在大教育的阳光下、国家文明的步伐越走越宽广、举国上下更加和谐、繁荣、蒸蒸日上。难道那不正是我们所祈盼的理想愿景吗!

但遗憾的是,我们的教师和教育领导者中的相当一部分人眼下对提升自己的学养表现冷淡,有的甚至根本就不具备什么学养。当然,他们并不是不希望自己取得学术成就或在教育专业上表现出色,而是他们不愿意在做学问方面付出更多的精力、下更大的功夫。眼下,我们在教师和教育领导者身上似乎并没有突显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我们更难在他们当中见到对扭转各类教育困局和提升学校教育品质所作出的积极贡献和明显成就。而尤其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尽管社会舆论对教育现状的不满情绪正日益高涨,但还是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和教育领导者依然心安理得地对一些经不起推敲和追问的所谓“教育成果”津津乐道。

值得指出的是,注重学养原本是知识分子固有的自尊心的表现。在我国就曾有无数教育精英以“腹有诗书气自华,总有书香萦心怀”和“老冀自知夕阳短,不用扬鞭自奋蹄”作为自勉!而眼下相当部分的教师和教育领导者们却更加信奉“有幸陪着上司干(干杯),有缘围着权贵转,只求仕途走得顺,教养学养靠边站”。以致他们身上原本该有的书卷气和坚守正直的自尊心被大量的酒精和讨好权力的媚态所吞噬。殊不知,教师和教育领导者如果沉迷公关、热衷交际、追求仕途、攀爬职位,那我们的教育事业一定会遭遇极大的不幸!因为教师和教育领导者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守先哲之遺范,托末契于后生”,而一个有官瘾的人是绝不可能做到的。

此刻,我不禁想到了陈寅恪,这位中国学界公认的“教授中的教授”,他的晚年生活非常艰辛且不幸,但他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正直的处世风格致死不变,他甚至将自己的爱徒因不能坚守大学之道(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而逐出师门;更想到了鲁迅,这位引领中国文化事业的旗手,一生坚守“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志向和立场,他的风骨一直以来都为人们所景仰。事实上,当今的教师和教育领导者在生活上早已达到了小康水平,静心钻研学问的条件也都绰绰有余,为什么就不能甘居陋室、博览经典、安心事业呢!想想陈寅恪和鲁迅的为人风范,再对照这些潜心于官场、身陷于杯影的所谓的教师和教育领导者,就自然会明白眼下教育困局的症结所在。

俗话说,聪明人看得懂,高明者看得远——我们的教师和教育领导者若再不注重学养、而是潜心于官场、身陷于杯影,那我们的教育事业就一定不会有令人信服并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成就!

 

 


 

更新:2011-06-02 06:47:22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