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幸福的老师
还记得在2007年暑期集训时,领导给我安排了一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那就是和老师们谈谈“怎样做一个有职业幸福感的教师”。今天就姑且再次套用这个标题,也提醒自己享受教育的快乐,做一名有职业幸福感的教师。
走进教师的行列已经有二十多个春秋了,今天的我也像大多数我的同行一样,每天行走着相同的路线,每天做着相同的事情;每天面对一堆堆像小山一样的作业本,面对似乎永远也看不完的教材,面对学生中永远也解决不完的问题,面对学校里似乎永远也做不完的繁杂事务,长年累月的机械、单调让职业倦怠感也深深困扰着我。我知道自己处在职业生涯的危机期,这个阶段的特征是教师的挫折和幻灭。在这一时期,教师在实际中遇到的问题越来越多,面临的现实压力越来越大,逐渐感到力不从心;面临着自我成就水准与现实危机冲突的情况;面临太多与专业理论及理想的专业自我形象不符合的事实要求,感到无所适从。
面对这种现象,我仔细分析查找,觉得造成目前自身职业倦怠感的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长期处在吵杂的环境,身心很焦虑。长阳实验小学现有学生两千多名,36个教学班,学校校园面积仅一万二千平方米,生均活动面积不足6个平方,课间自然嘈杂。特别是每逢新生入校的那几周,家长、学生、老师统统进入校园,实在热闹非凡。长时间的与噪声为伴,教师自然身心焦虑。二是超大的班额人数没有得到有效控制,使得我们长年累月的超负荷的工作,虽然学校也曾大班分小班,但如今每班学生依旧在60人以上,给我们在安全、学生的管理以及教育教学的组织上造成过重的压力。三是工作任务繁重,精神压力过大。现在的教师不但要备、教、批、辅、考、评;还有政治学习、业务学习、网络学习系列任务;每学期一次大型的公开课;应对上级有关部门组织的各种评比竞赛等。面对一项接着一项的工作和任务,感觉压力很大,也十分的疲惫,经常是下班回家还在做着上班的事。周而复始,难免产生倦怠感。另外社会认同度不高,自我价值得不到实现也造成老师的职业倦怠。虽然现在社会很重视教育,但对教师的态度并没有多大转变。甚至还出现偏见,认为老师早八晚五多轻松,一年有几个月的假期,要有多好玩就有多好玩。
这样看来,教师的幸福从何而来呢?
何况,在工作中人人都会对自己的职业和生活感到厌倦,现在有句流行的话,叫“审美疲劳”,意思是再美的东西,每天在你身边,被你拥有,你往往也会熟视无睹,漠然以待。任何一项工作从事久了,总会生出倦怠感,不仅是教师这项职业,这几天,我在医院输液,有个和我很熟悉的医生,就对我说,当医生都怨了,一年到头,没个固定休息日,好不容易休息吧,家里人又上班了,老凑不到一块,真羡慕我们做老师的,我笑笑,没回答。所以说,有“职业厌倦感”并不是教师的专利。是一个“大众病”,寻求良药是众生的希望,我们只能正视现实,尝试着改变自己的一些工作方式,寻找一些工作情趣和精神寄托,制造一些快乐元素,在做好心态的自我调整的同时,充实些自己的精神生活,学会工作与休闲,学会苦中寻乐、学会享受教育、学会自得其乐。
我想,工作如此,生活也如此。我记得我上师范时,心理学老师曾给我们讲过这么一个故事,大致说是有个老太太,大女儿一家靠卖雨伞维持生计,小女儿一家靠卖草帽维持生计。晴天,老太太为大女儿卖不出雨伞而焦急万分;雨天,老太太为小女儿卖不出草帽而茶饭不香。路人劝慰,“您怎么不换个角度呢?天晴的时候,小女儿生意兴隆;下雨的时候,大女儿财源广进,你真是有福之人啊。”老太太豁然。故事讲完了,老师说了一句很经典的话:“你不能左右天气,但你可以改变心情”,当一个人无力改变客观世界的时候,你可以调节内心的主观能动性,快乐也一天,痛苦也一天,你何不快乐地过每一天?
那么,教师的幸福究竟是什么呢?我以为,当我们对自己清晰而成熟的教育教学理念运用自如时,那是一种幸福;作为骨干教师有着自己独特而有魅力的教育教学艺术并得到同行的认可时,那是一种幸福。教师的幸福写在学生认真的作业本上;教师的幸福盛在学生满意的答卷上;教师的幸福堆在家长充满谢意的脸上。教师的幸福是看到学生的毕业证和入学通知书,是节假日收到学生送来的温馨贺卡和溢香鲜花,是接到满天下的桃李打来的问候的电话,教师的幸福实在太多太多。
这样看来,要想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我以为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1、积极的社会价值导向。
当今,社会对教师这个职业还是有积极导向的,教师职业相对稳定。这几年来,教师的经济地位不断提高,教师职业的流动面相对较小,从而使教师心理上产生一种安全感,这是教师专心致志从事教育工作的一个基本保障,也是教师职业幸福感的一个基础。
2、公正的外部评价。
教师的成就感来源于外在的评价。即当自己的工作和行为满足了外在所要求的标准时,就会得到一种正面的评价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如当教师所教班级成绩突出、班级管理优良,教师对所教学科有独立的见解,并且能与同行分享,得到了领导和同行的肯定,以及看到自己学生的成长时,教师就会产生一种成就感和幸福感。
3、正确科学的自我定位。
幸福是一个螺旋形的动态过程,人不可能每天都处在幸福中,所以自我定位和自我价值实现就显得尤其重要。就像一个运动员设定的奥运会目标是第一名,得了第三名他会很沮丧,但如果他的目标是第六名,那得第三名他会非常开心。
也许前两项我们无法左右,但我们可以正确科学的定位自己,我们可以好好享受我们的职业,享受我们的生活。幸福不仅仅来自工作,也来自生活。家人、朋友、闲情、雅趣是幸福生活不可或缺的。也许手头钱是有点紧,但还得学会舍得用杯水车薪中的一水一木去买些喜欢的书、买件心仪的衣服,和家人、朋友一起去聚个会、泡个吧、旅趟游。开朗、豁达的生活态度、自觉高雅的生活情趣也很重要。
总之,教师的幸福感是实现教育本质的必然需要,是教育的的最高目标。同时教师的幸福感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求。我规划着,也希望着,通过我们组织和个人的努力,在追求职业幸福感的路途中,最后都能达到人校合一的境界。
幸福是什么?永远没有一个标准的界定。要靠自己来调剂,靠自己来挖掘、靠自己去体会。让自己的幸福感换为动力,多一点微笑,让我们的孩子喜欢我们,同事、家长尊重我们,领导、社会欣赏我们,让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幸福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