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教师如何做研究?

作者:翟玉兰 来源:XSK 点击:1722

【翟玉兰录音整理】赵艳辉校长的发言
  下面我代表基地谈谈师大附小教师是如何做研究的。
  我发言的题目是校本管理制度有力的推进了研究的工作。
  我们学校的经验使我体会到,要把研究什么和怎么研究解决好,关键要推进好教师的研究工作,在研究的过程中领悟研究的方法与技术,学会捕捉问题,形成研究的意识和能力。比如,有的教师能够发现有价值的问题并开始了研究,但是坚持不下去。有时候就出现有始无终,甚至是半途而废。有的是有开头,有结果,但是无过程。那么问题出现在哪里呢,我认为就是没有把研究工作坚持下去。如何能使教师开展好研究工作呢?这一点上,学校能发挥很大的作用。所以我就想重点和大家交流,我们学校如何以校本的管理制度来推进教师的研究工作的。
  第一个方面,学校的重点立项课题事实的引领了学科的研究方向。研究方向是重要的。我们现在要研究的问题很多,我校在学校的每个发展时期,都以学校的重要的攻关课题或龙头课题重点课题的立项研究作为促进学校发展的重要手段。那么数学学科在参与学校重点课题的探索中,把握了学科的研究方向,比如,十一五期间,学校的龙头课题是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在这个课题的引领下,我们数学学科就确定了小学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案例的开发与实施的研究还有就是小学数学典型内容校本化实施的主要内容有两个子课题。这两个子课题都是关于课程内容的研究,前一个子课题,小学数学与综合应用领域的案例开发与实践的研究,我们是以知识点和综合应用为线索,开发了含有内容,来源,内容框架,目标体系,教学流程,评价方法的教学案例十二个。后一个子课题,小学数学典型内容校本化实施的研究,我们把数学学科,体系当中,占有重要地位,或者对学生学习相关知识与方法起重要作用的小学数学各领域中的重要内容,原理和方法作为典型的教学内容,研究分析其知识背景存在的价值,内在的联系,挖掘数学知识本质,明晰数学思想方法,整合创编问题情境等等。通过教学课例的实践研究——刚才杨老师也谈到了,我们学校的教学课例研究做的也是非常好的——形成教学个案。这两个子课题都是于2009年结题的,解题使我们有了很多的收获。
  一是初步形成了具有附小特色的数学教学特色。孙小天教授听过我们的课之后是这样评价的:“我看出来了,师大附小,科研促教,重视教材的二度开发,以课堂实现教学化为教学目标。”这是孙小天教授的评价。
二是取得了一些显性的成果。老师在这个五年了里——05年到09年——的研究,荣获省是国家级一等奖的课有五十多节,还曾经在国际研讨会上交流过一次数学课的案例。案例集我们出版了四个,优秀光盘二十四张。在公开出版的书籍《校本课程的开发》中,文字成果两万余字。
  三是许多教师都参与了课题研究,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如果上位点说,就是提升了教师的课程意识和课程能力。
  四是课题的研究不仅解决了老师教学当中的困惑问题,也可以说在理论上有所思考。例如,数学学科严密的逻辑体系,无意之中限制了教师开发的能力和空间,但这并不意味着数学校本课程开发毫无建树。数学学科的校本课程的开发的应有之一,可以运用调试的模式创新的模式,更多的就体现在对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上。
那么,十二五学校又有一个重大的攻关课题,是个别化个、个性化教学的理论实践研究。学校的这个重大攻关课题的立项研究,把我们数学的研究方向,又从上面的课程内容的研究引向了课堂教学方式的研究。十二五,我们数学学科又确立了小学数学个别化个性化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开学伊始,也就是十二五的开局年,我们就本着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自主学习,个性发展的理念,在尊重学生学习方法学习兴趣、经验、学习能力等差异出发,从处理好集体学习小组学习个体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之间的关系以及处理好接受性学习和自主学习之间的关系入手 ,研究课堂教学,一起指导策略,学习进度策略,学习起点策略等等,促进了教与学方式的改善。这个研究的第一轮活动将于明天结束,然后,五月十二日我们将进行第二轮教研,深化第一轮的研究。可以说,学校十二五的重大攻关课题,关注的是新课程实施的核心问题,直接把数学未来五年的研究,引到了教育学方式的研究上来。
  以上回报的,是学校如何引领学科的方向。下面谈下青年教师基金制度促进了数学教师的课题研究。
从研究的问题来看,刚才专家也谈了,一是对常规教学中产生的问题进行研究,研究得比较微观,研究的时间比较短,一般都是解决某一教学情景当中的问题。二十做专题的研究,一般是为了解决一类问题。如郭阳老师,他研究的就是对复习课,关注学生学习起点的研究。我们觉得这个研究比较重要,是一个专题的研究,也比较宏观。
  三就是课题研究,需要寻找解决问题的规律、一般的方法。这样的问题需要经过比较严谨的研究过程,研究的问题比较大,研究的时间比较长,对教师的研究水平要求比较高。那么三种研究的各自特点,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都有不同的重要价值。那么2008年学校出台了青年教师基金管理办法,也就是学校每两年要启动一次青年教师基金课题。老师们可以自愿组成团队,自主申报,学校学术委员会对课题方案进行审批后,学校给予一定经费,支持老师的自主研究。这样,这个制度极大地激发了教师的研究热情。已经运行了两届。那么数学学科团队在这个制度下,申报了很多的研究项目,其中有 小学数学变式教学的研究,小学数学表现性评价的研究,低年级数学游戏教学的实践探索,小学数学过程性评价的实践研究,小学数学小论文的尝试与探索,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策略的研究,小学数学模块式系统教学的研究,小学数学学困生类型及改进教学的研究,可以说,八个团队的立项研究过程,提升了我们数学教师的教育、科研的能力。
  三,学校的阶梯优势工程培养制度也提升了教师开展研究的自主性。青蓝工程,希望之光工程,名师工程,是我校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三大工程。在名师工程评价办法中学校规定,其中有四个评价维度是针对教师的研究而言的。一是,名师工程的教师要有自己的研究课题,就是三年里,你要有一个自己的研究课题,二是每学期,要在一定的范围内,做学术沙龙或专题讲座,三十每学期要发表一篇市级以上的论文。四是每学期要做一堂公开课。这些评价指标,无疑促进了占教师总数三分之一的民师工程老师的研究热情,也带动了大家的研究热情。
四,学校的主题文化年制度,推进了全体教师的教学研究工作。主题文化年建设,是我校促进课程与教学改革的一个创新的举措。今年确定为教学文化年,教学文化年的方案中,学校明确规定了,以全学科的教与学方式的改革为重点,计划开展关于改善教学方式的四轮集团内的大型的主题教研活动。那么目前全校教师正在进行的教研活动,教学文化年的建设呢,我们觉得,不仅能使全体教师不同程度的参与到学习探索反思的过程中,全面推动数学教师的研究工作,就是教学文化年推动了全体教师不同层面的参与到我们的研究工作当中。
  五,学校学科委员会的管理制度。保证了教师研究工作扎实有序的开展。根据我们学校大,学科教师多的特点和学校的发展需要,学校实施了学科委员会负责学科的建设与发展的制度。我们数学学科委员会核心组成员一共有五人,还有第一学段第二学段两个委员会,分别设置了主任和副主任这样的岗位。数学学科的课题研究与教研活动学科发展目标,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目标与培训,学科资源的建设等这些发展任务,都要由学科委员会来规划管理和实施,所以,学校重点课题下一般都有学科的子课题。学科的子课题都是由学科委员会负责项目的研究。比如本学期的两轮关于个别化、个性化的教学研究,我们数学学科委员会就分成了三个研究团队,分别在三个校区带动名师工程的老师及学科组进行各自的案例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既进行独立研究,又进行合作研究。宏观问题由学科委员会主要成员把关,具体问题由三个团队各自自行解决。这样,学科委员会有计划有步骤的落实研究计划,使得所有的数学教师在本学期都有不同程度的参与到这个研究当中来。
  六,教师专业发展日制度促进了教师研究过程中的学习、反思、交流和研讨。各位老师一定要问,你们做那么多研究,我们平时工作那么忙,作业、备课,还要带到家里去做呢,什么时候看书学习和集体研讨啊。这确实是一个现实的问题。我们也面临着这样一个问题。那么我们学校解决的办法就是,从2004年开始,就创立了两周一次的周六上午教师专业发展日制度。一般是用来学科委员会组织本学科的教师进行学习、讨论,保证了教师集体研讨与交流的时间。
  七,我们学校的研究发表会制度,创造了教师研究成果的战士机会。教学研究,贵在反思与提升。学校从2005年就创建了教师教育发表会制度。也就是,十二个学科在每年的九月第三周要把一年的研究向省内外交流。与专家对话,与同行对话,提升学科的研究水平。然后,在发表的时候,一般都设有五个内容。一是,报告你的研究过程和成果。二是 上两节到三节研究课。三是针对你的研究课,与专家和同行互动。四是请专家做一场学科的学术报告。一般的情况下,学科还要编写案例集和光盘。那么,我们数学学科在这个六届当中——以往我们已经进行了六届,今年的九月我们要进行第七届教育研究发表会——我们数学学科分别以数学学科校本开发的实践探索,构建数学和谐课堂的实践探索,提高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质量的策略,校本课程开发与数学专业教师成长,立足学科品性践行国际理解教育为专题,对学科研究的问题分别进行了反思和总结,来提升我们的研究成果,来展示我们的研究成果,辐射常规和同行。
  八,高学历的教师及专家的专业支持使教师的研究初步有了学术的味道。现在数学教师队伍的学历在逐步的提高。具有本科学历水平的教师,已经达到了百分之九十三。教育硕士毕业的,有百分之四十七,现在看来学历是非常高的。我们还有两位数学主任在读博士学位,另外,我们的校长徐红梅教授是博士生导师,全国有名的课程论专家,她时时刻刻在引领和支持着我们。还有,我们可以充分的借助外脑,经常邀请东北师大和国内外多而一些学科专家、教学专家、名师来到学校讲学或亲临课堂指导。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了较大的专业支持。
以上的八点,就是我们学校校本管理制度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研究工作的开展,我们觉得这一点很重要,所以和大家进行一下交流。
  师大附小教师做研究的特点。主要是四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就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特点。我们的研究过程当中,有教师的自主自发自愿的研究,也有数学学科委员会带领的研究,还有学校引领的研究。
  第二个特点,是不同的团队的合作研究。我觉得我们的合作研究是非常明显,是我们的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有志趣相同的教师自己组成的青年基金项目团队,也有以学科组为单位的比较自然的研究团队,还有学校成立的创新研究团队,还有重点课题的子课题的研究团队。总之,有很多层级的研究团队。一般我们的研究都适合做研究。
  第三,项目课题的研究趋势越来越强。由于是合作团队的研究,现在申请审批了一些学校基金课题,是大的基金课题和省里的规划课题,所以,课题的研究味道越来越强。
第四个方面,我觉得研究越来越重视理性思考。现在教师在做研究的时候,我们就发现,塌确实是掌握了一些研究方法和研究技术,手力经常会有相应的几本书籍,几本好的杂志,比如新世纪小学数学等。以及好的网站。在老师的视野当中,也有一些学科专家,他们能够先学习先查找资料,资料也比较丰富。比如这次的我们学校的个别化个性化研究,我们就是与日本的学者联系,邮寄了一些书籍,然后翻译一篇就挂在校园网上,大约陆陆续续的三个月里面,我们大约挂了六十八万字的翻译文稿。然后号召老师来学习。那么老师们呢也是根据自己的需要,一边学习一边设计一边尝试一边反思,在这个过程当中,大家很重视理论学习,从课程开发课程内容学科品性学科综合化等等,来思考和关注,我觉得是越来越理性,站位呢也是逐渐的在升高。
  那么以上四点呢是师大附小老师做研究的一个特点,当然我们在研究的过程当中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需要反思的地方。在这呢我就不谈了。那么最后呢有三句话和大家共勉。
  校本管理制度,使教师成为研究者;研究,使教师从被动的改革者成为主动的发展者;主动的发展者,感受到了职业生活的多姿多彩,充实与自信。愿各位老师,喜欢研究坚持研究在研究中成长。谢谢。

 

更新:2011-05-11 05:45:02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