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太阳每天都是新的

作者:卞玉冰 来源:xsk 点击:4559

——读《我的教师梦》心得体会之一

这个月,读了北大钱理群教授的文章《我的教师梦》部分讲演录,钱教授的字里行间表达对教师职业的执着追求,对教育的真知灼见,不禁让我豁然开朗。谈几点体会:

一、黎明感觉——追寻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源泉

钱教授在书中有一个崭新的观点,那就是黎明感觉。所谓黎明感觉,就是对教育(教师)始终保持一种新鲜感,每教一届学生,每上一堂课,对他而言,都是一个新的开始,都面临这着新的挑战。当阅读这样的文字时,心中油然而生的是一种敬佩。钱教授奋斗几十年,只为圆一个童年的教师梦,在教师生涯中,他找到自己生命的价值。而回顾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更多时候,充斥着职业的倦怠感。工作中,满足原有的知识经验和实践积累,少于创新,少于开拓。钱教授的黎明感觉让我真正明白教师职业的快乐和幸福所在,其实,生活何尝不是如此?每一天都是新的生活的开始,用最初的好奇的眼光和心态,去观察、倾听、阅读、思考,从而不断有新发现的冲动和渴望。这样生命的新鲜感,也是黎明的感觉。多好!

二、守住天职——践行教师职业使命感的关键

钱教授在谈到中小学教师的职责时,他认为:第一职责是呵护成长之美,保障成长权利;第二是培养青春精神;第三是引入文化之门。期间最感同身受的是第一职责。所谓呵护成长之美,就是让中小学生拥有三大权利,即“好奇、探索、发现的权利”“自由成长的权利”“欢乐的权利”;个人认为,钱教授的观点正直指目前中小学教育的痛处。在当前体制下,应试教育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并日益干扰教师的教学,摧残学生的身心。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我也看到,现在不少的孩子在忙于做题,整天在题海中泡着。孩提时,脑海中还有无数的问题。当随着年龄的增大,年级的增加,好奇心,探索欲都在一天天消减,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和渴望也日渐冷淡。在数不清的题目面前,孩子们头顶的空间显得非常狭隘。钱教授发出的呼吁犹在耳畔:请把时间和空间,还给中小学生,不要剥夺他们仰望星空的权利,不要剥夺他们自由成长的权利。这样时候,似乎更明白什么是天职,似乎更明确自己今后教育教学的努力方向。努力培养学生的好奇探索的欲望,让学生身心自由地成长,让他们的童年在校园里充满欢乐,留下美好的难忘的记忆。

三、永恒记忆——当一名优秀教师的终极追求

钱教授曾经说过这样的话:中小学教师工作的意义与价值,就在于成为学生童年和青少年记忆中美好而神圣的瞬间。简单的一句话,抛开了学业,回避了成绩,从美好的回忆为终结点来衡量教师工作的意义和价值,令人深思。一位老师如何成为学生永恒的记忆?钱教授的两个观点值得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警醒:一是美的身影。告诉我们教师不但拥有仪表之美,即整洁端庄得体,更主要在于内在的气质之美和心灵之美。这是永恒的记忆重要因素之一;还有一个部分钱教授归结为“亦师亦母(父)的爱”。个人以为这点最为重要。在中小学阶段,孩子成长过程中,尤其需要教师想父母一样给学生以宽容,以爱心,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播下爱与美的种子,让这两粒种子发芽生长,最终长成“人”的参天大树。在实际工作中,很多时候,偏爱学习好的学生,尤其是对待一些后进生,更多的是吝啬那份该有的爱,实不可取。教师应是美的化身,爱的使者,终于知道!
 

这个月,我继续拜读钱理群教授的教育演讲录《我的教师梦》,不禁深深折服于这位执著而恬淡的老人。书中没有华丽的语言,没有煽情的词句,就像一位亲切睿智的长者在娓娓诉说他的故事。平淡无奇的字里行间,蕴含着钱老对教育一片诚挚的爱。我喜欢听他的一个个教育故事,其中有个小故事令我深有感触。

有一天,钱老突然收到一个辽宁女孩的来信,信上说:“钱教授,我太痛苦了。我在学校里受到不公平的待遇。我学习非常好,但是我的老师因为我没有关系,没把我分到重点班。我受不了了,我想自杀。”当钱老看到最后这几句话时,简直吓坏了,他想,这孩子真要自杀这怎么办?但是仔细一看,这封信是用了很美丽的信笺写的,这孩子如此爱美,大概还不会自杀。于是赶紧给她写信,安慰她,鼓励她,给她讲道理。以后这孩子几乎每星期给钱写一封信,倾诉她内心的一切。就这么联系了很长时间,这里是钱老写给她的一封回信:

“你写给我的信都收到了。因为事情忙,前不久还外出开会,没有及时给你写信,请原谅。谢谢你对我的信任,随时把你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讲给我听。我也愿意这样听你讲话。只是有时不能立刻给你回应。不过请你相信,远方有一位老人,总是在倾听,并且理解你。”

后来女孩走出了困境,还和母亲专程来北京看他。

的确,作为教师,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倾听孩子的内心倾诉是我们的职责。其实孩子把心里话向你讲,讲完了,把郁积在心、解不开的许多情绪发泄出来了,心里舒坦了,该怎么做,她自己就明白了,并不需要我们成年人去指点什么,教师有的时候就是需要简简单单地扮演这样一个倾听者的角色。这说起来简单,却也不简单:因为它需要一颗尊重学生、理解学生的爱心。

钱老说,他最快乐的事情就是和学生打交道,和学生聊天,他说,“有时候教师只需做一个倾听者”。看起来,为人师者做一个倾听者是件多么容易的事情,可是,当真的面对发生了各种各样问题的学生时,我们是不是像钱老这样虚心而虔诚地听他们诉说、听他们解释甚至是听他们辩解呢?学生是不是也乐意真诚地向我们袒露他们的胸怀?我们是不是像钱老一样真正地走进了学生的心里?作为教师,我们真的要放下架子,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机会听听学生们的心声,听听他们的想法,注意他们的情感变化,让学生充分显示自己的内心世界,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教师的关爱。有时候教师只需要做一个倾听者,静下心来,听听孩子们的心里话,让彼此的心灵更加贴近。作为教师,应该时常叩问自己:“教师,你倾听了吗?”

最后,引用钱教授的一句话共勉:“有这样一些纯洁的孩子,他们信任你,愿意向你袒露内心,你能够倾听他们的声音,和他们进行平等的交谈,这本身就实现了一种价值,一种生命的价值,而且是教师特有的。”

更新:2011-05-08 10:48:35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