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追随智者是一种幸福

作者:阿义 来源:XSK 点击:2471

好久没见余教授了,这次见到他第一反应就是看看他的头发。因为我知道在这位提倡做真学问的学者身上,如果看到的是满头黑发,那可能就不是原创产品了。也许这就是脑力工作者透支而受到身体的抗议了。记得06年暑期,那是团队第一次参与全国远程研修,整理文本、录制光盘,为了达到更好的播放效果,教学视频录制了两次,连续十来天同样姿势坐着讲课,到最后连站起来都有点吃力,走路都要哈着腰。这次见到余老师,觉得背直了,头发也是经过加工过的,看起来倒是精神抖搂的样子。或许,是这新一轮的课题实验让他又焕发青春了。

今天的活动主题是“新课程背景下‘指导-自主学习’教改实验的深化研究”课题片区校研讨活动,这是由余教授主持的一个教育部重点课题,参加的人员是来自闽南的几年实验校。我校不是实验校,但因为是课堂教学工作团队成员,同时被聘为课题组成员,参加此次活动。余老师让我主评数学课,在他最后的发言中,对我给予了充分地肯定,虽然知道这更多的是一种来自于师傅对徒弟的自然关爱,但还是让自己又增添了几分信心。

时间真的过得很快!想起06年3月第一次的团队工作会议,大家从网络中走到现实,虽然未曾谋面却能在见面时就象久别重逢的老朋友。还记得余老师在那次活动中说“我们的团队会成为一个学术的共同体,情感的共同体!”两年过去了,团队成员平日分散各地,努力地完成着本职工作,因为不能有负“师大课程中心兼职教研员”的那份称谓。当工作任务来临,团队成员聚在一起,团结协作,出色地完成了各项任务。“教育部06暑期万人远程培训”春季、秋季远程研修,福建省送培下乡活动,等等,都留下了“课堂教学工作团队”的智慧与汗水。

难忘北京那“黑白颠倒”的五天经历,难忘那在餐厅里余教授指着我们对另一位知名教授说“这都是我的人”时那种自豪劲。然而,更应该让余教授感到欣慰,是团队成员在付出的同时也在收获着成长,不仅仅是学识,更重要的是学会思考自己的道路。两年间,许多成员的职位、单位发生了变动,但对工作的热情中更添了几分智慧,在各种场合、各种渠道,不断地听到来自团队成员成长的消息。对于伙伴的成绩,每个团队成员都会发自内心地为之高兴,平时工作忙,但只要有机会,都会互相关心一下。见面时,热情的才子就会用上“兄弟姐妹”的称谓来表示他对团队成员的热情。余老师倡导的“学术情感共同体”已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

在一次团队活动中,余老师跟我们聊着天,他说自己现在的愿望是辞去院长的职务,只做学术研究的事,他说 “一辈子做好一件事就行了!”就这样一句话,振动了我们的心灵。从来没有认真思考过,自己两年前的选择是否受到余老师的这句话的影响,但现在想来,其实已不得出答案了。

智者不会告诉你“你要怎么做”,但会引发你思考“我应该怎么做”,这是追随余老师两年多来最大的体会。每次听余老师评课都有很大的收获,“情境应该是盐溶于汤”“三维目标不是割裂开来的”“课堂教学应该有层次感”,每个时期,余老师都能针对课堂教学的现状及问题开出一剂良方。而这良方对有心的听者而言,能触动心灵,引发思考,从而豁然开朗,神清气爽。

“一个人能走多远,看他与谁同行”是否也可理解成“一个人能走多远,看他追随着谁。”在我们的心中,余老师不仅是一位家长,更是一位智者,总能启发我们思考。

追随智者是一种幸福! 而我们,正幸福着!

 

更新:2011-04-02 11:34:23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