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102中学学习汇报
正好是第一节课时间,在杨主任长枪短炮的带领下,我们进入了八年级六班的教室,这里是一位年轻的教师,上的是英语课。大家可以想象下,一个安静的教室一下子涌进8个人,那是什么样的情况,可能有的教师要暂时性失忆,可是102中学的师生不愠不惊,旁若无人,正常上课,反倒让我们深感冒昧与失礼。静下心看,眼前的一切如此熟悉:课桌摆成四方块, 6人团团座分成若干小组,教室前白加黑,有电子白板有黑板,所有的黑板都被瓜分成为各个学习小组的领地,变成了展示的平台。教室四周墙壁上张贴的是小组评分表、小组成员评价表,班级活动及才艺展示专栏。天花板的横梁下反两面都是大幅的鼓励性标语,如:“课堂上没有真正的对与错,只要你敢想、敢发言,那你就是最棒的”,“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无疑则不进”等。浓浓的文化氛围及师生的课堂教学使我们感觉到这里是自主的课堂、开放的课堂、鲜活的高效课堂!
做了十分钟观课观察后,杨主任又示意我们分散行动,我们陆续走出这个教室,随意走入各个教室,各取所需。我想,凡正是看不到完整的一节课了,就利用这个时间到处走走看,整体感知下102中学。很快,我与
我想:这就是人们所说的 “课改生活”吧。听课者参观者可以随意的进出每一个班级听课,没有安排,没有引领。这足以看出课改已经成为102中学教师的一种生活。课改应该成为一种生活,融入我们每一节课。当课改从“演员”到“生活中”,从“台上”到“台下”有了这样一个质变的过程,课改距离成功就不远了。
我们还看到了该校三处一办名称的大改变,大家猜猜看:“学堂评价中心”是?(教导处) “学生发展服务中心”,是?(政教处), “学师发展服务中心”,是?(教科室),我们教研组呢?(二年级数学学师室)。这不是换汤不换汤不换药,名称变化的背后是一种“一切为了学生、基于学生”的管理文化的重塑,标志着郑州102中学的课改逐步走向纵深。
课间十分钟,我们在走廊上休息,走过的的学生十有七八都主动地向我们问好,不由地感慨起来,这里的孩子有礼貌有秩序有品味!
是啊,刚才可以说是走马观花,已有震惊,接下来的两节课可是细细品味,倍加震撼!第二节听的是数学课《多项式除法》,第三节听的是语文课《最后的一课》。不同的科目,不同的年级,却教学模式相同,课堂效果相同!
“网络环境下的自主课堂”模式由“预习、展示、调节、达标”四个环节组成。这与杜郎口模式基本相同。
预习是指课前预习、课堂预习和释疑;主要是学生依据导学案自学,导学案分两大块设计,第一块是温馨寄语、使用说明、学习目标、学习重点难点、知识链接;第二块有课前预习(导学)、课堂学习(研讨)、课堂小结(说明)、课后反思四大部分。课堂上可以看出相当多的学生已经在前一天认真阅读了导学案并动笔做完了题。
课间十分钟,我们注意到有课代表在分配各组展示的题目,同时随机指定各小组成员在黑板上书写本组展示的内容。也有学生把预习好的导学案和课堂展示内容在课前上传至交互式电子白板设备中,真是精打细算,这可以节约大量的课堂时间,用于学生展示预习的结果,开展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是个不错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一上课是小组内的对学群学,主要是解决导学案中疑问困难处。几分钟过后,是精彩的展示环节。这是课堂教学的核心环节,学生把自己通过预习掌握的学习学习能力通过讲解、叙述、表达实验和表演展示给学生。组内的小展示与全班的大展示;
我们也看到了,一节课2/3的时间都是学生在展示。当时,我心里还有个疑惑,一般的课堂都讲究动静结合,这样放大了展示环节会不会影响学生的成绩?
这当然不会,展示是让更多的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教师让位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我们还可以这样思考,这样课堂学生还会打瞌睡吗?还会厌学吗?还会逃学吗?学生自学不会的通过同伴对学、群学学会了,同伴解决不了的问题通过小组内的群学学会了,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通过组与组之间的大展示解决了。这样的学习方式,学习成绩还会下降吗。
调节:利用郑州市教育局“调节教学”理论,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与质量;达标:当堂学习的小结、检测、知识达标和正向评价。
我更多关注的是“交互白板环境下的高效课堂”。 46个教学班都配备了电子白板,交互式电子白板充分发挥了计算机、投影、音响、实物展台和校园网络等多媒体设备的功能。真是高科技技极大地拓展了课堂空间。借助白板的快捷、方便,课堂展示过程依然十分紧凑、高效。而且交互式电子白板还有储存、记忆功能,自由调用,在学生的巩固、反馈中,变得十分方便快捷。交互式电子白板给102中学的开放式课堂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他们不仅仅是复制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模式。更重要的是有自己的新思路。他们巧借地处省会硬件条件优越的优势,把杜郎口模式的“预习展示、调节达标、教学探索”通过电子白板技术呈现出来,从而形成了102中学具有自主特色的“网络环境下的高效课堂”。
有了模式就要认真临帖,就要持续实践。坚持就意味着走向突破,即破帖生成个性的风格。这应当是102中学给我们的启示。
最后一节课,是座谈与交流,与会的有102中学的孙校长,《中国教师报》郑州培训基地张志博主任,该校七年级教学助理刘源、学科组长,咱们学校4人,电教馆杨主任、市教研室
孙校长说 “不放心学生的学,是我们最大的心结。把课堂还给学生说着容易,但真正走下讲台,把课堂让给学生,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与痛苦的抉择。”他们遇到的问题与我们是一样的:“一方面是因为增加了课堂上学习的合作与展示,每节课既定的教学内容往往完不成;另一方面,上课不让老师讲,学生又说不到点子上,很多老师担心这样下去考试成绩肯定受影响。”所以出现了这样的现象:一些老师让学生做流动“岗哨”,发现学校检查组的老师来了,赶快暗示老师不讲,让学生上台展示;检查组走了,一切恢复原状。但只要坚持,就会有奇迹发生。
在此,我想描述下102中学课堂一小片断:一位女同学指着电子白板上的一道数学题讲解,声音洪亮,落落大方,后排的同学簇拥在讲台前认真听着。女同学讲完走下来,一位男同学上去展示另一道题的解题方法。一节课进行了将近一半看不到老师的身影。直到有学生出现错误时,突然从学生中传出了老师的声音。原来老师一直“躲”一个角落,学生讲得不到位的地方,她会及时给予点拨。
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郭振有到该校调研时,对该校的课堂教学模式给予了高度评价,并欣然题词:颠覆旧课堂,创造新教育。《香港文汇报》形容说,102中学的课堂是“自主的课堂、狂欢的课堂”。
时间差不多了,记得过元旦节时,发大家发过短信,送在座的每人五千万,千万平安,千万健康,千万幸福,千万快乐,千万吉祥。今天,再次送大家五千万:
千万要拥有梦想,
千万要敢于行动,
千万要学会言说,
千万要学会坚持,
千万要勇于创新。
掌声,谢谢,我们的汇报到此结束,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