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争做一个拓荒者
——读《“中华民族复兴历程”专题复习教学设计》心得体会
新课程改革已经到来,本地区实施新课程改革也有五个年头了,再以老的教学方法、用现在的教材教,很显然是不合时宜的,那么,我们一线教师应该如何做呢?我们的老教材以时间为线索分别是:中国近现代史、世界近现代史、中国古代史。课改之后的教材是一个专题为一个单元,每个单元可能包括古今中外的历史,这和以前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这给我们一线教师的备课增加了难度,以前的教学方法好像都不管用了。
此外,每年的高考考纲又似乎仍然是以时间为线索的,面对高考我们怎么做,才能提高学生成绩,不误人子弟?尤其是我们马上就会进入到二轮复习,这更让我头疼,二轮复习我没有经历过,更为重要的是,二轮复习没有固定模式可供我借鉴,我该怎么做呢?这是我会经常反复问自己。近日看了李南亮老师《“中华民族复兴历程”专题复习教学设计》这篇文章,给我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
“中华民族复兴历程”专题是李老师整合了必修一、二相关学习内容的教学探索,也是围绕社会长效热点问题的高三复习常态课。李老师的教学设计思路是:将江苏地方发展史与把中华民族复兴史有机地结合起来,从四个方面整合内容,引导学生从整体上认识历史;本着“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原则,选择有典型代表意义的材料,在创设情境、设计问题的同时,引导学生通过生活感悟历史与现实的关联,体悟学习历史、了解历史的意义,在合作探究学习中培育学生积极向上的爱国精神与民族自豪感,实现历史课程作为人文学科的教育价值。具体内容分成四个子目:饱经欧风美雨的洗礼;追求民族独立和政治民主;振兴民族工业和践行“实业救国”;实现快速崛起、国家富强和民生幸福。李老师以四个子目、四个时期,分别以材料和图片的形式,呈现出来,然后设置问题情境,形式较为新颖,让人耳目一新,眼前一亮。从这个意义上说,李老师是新课改教学的积极探索者,一个拓荒者。
进入二轮复习,整合相关知识做不同的专题这是高三复习的常态课,也是对一个高三历史教师提出的最起码的要求。关键是怎么来整合的问题,按常理,我们是把相关的知识点如历史必修一、二、三整合起来—它们都是同属于某一个专题的,具有统一性,以时间为线索串联起来。李老师和别人不一样在于:并不是单纯地罗列相关知识点,而是以材料和图片的形式呈现出来,然后设置问题情境,这给学生感觉很新奇,而不是简单地重复原来的知识。除此之外,李老师的教学设计还有一个亮点,就是将江苏地方发展史与把中华民族复兴史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有利于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在以后的二轮复习当中我也可以用图片和史料的形式,并结合安徽历史或者蚌埠、怀远的历史发展,做一做具有我们本地特色的有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