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如何做一名快乐的老师

作者:laomo123 来源:XSK 点击:3372

有一位老师曾说过:“如果孩子生活在批评中,他便会学会谴责;如果孩子生活在敌视中,他便好斗;如果生活在恐惧中,他便会忧心忡忡;如果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便学会自信;如果孩子生活在受欢迎的环境中,他便学会钟爱别人;如果孩子生活在友谊中,他便会觉得生活在一个多么美好的世界。”那么,一个孩子生活在快乐的环境中呢?我想,他的心情一定是快乐的。没错,教师就是在同许多不同性格的孩子打交道,为什么同样年龄的孩子会有不一样的举动,不一样的性格呢,这跟生长环境、家庭教育、学习环境等都有密切的关系。所以那个老师说的一点都没错,给学生多点鼓励、多点温馨的感觉,孩子的心灵世界会更加美好。所以老师本身要有颗童心,把自己的快乐带给学生、感染学生。
  有人说过,当你遇到一件不好的事情时,你应该往另一个层面想,比如幸好我没这么做,我收获到了其他的益处。而不是想我因为没这么做损失了什么,其实一切都只在你的观念中,你的观念决定一切,作为老师的我经常喜欢对学生笑,当他们做出巧妙的回答时,当他们表示出悔改的决心时,这些时候我都会跟他们表示出我接受了,流露出我快乐的讯息。这样学生会觉得没那么沉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行为是营造快乐环境的根本。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甚至,只是一个小小的眼神,都能体现你对孩子关注与否,都有可能是孩子快乐的源泉。然而,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不应该做作,而应是自然的流露。所以,教师应该首先是快乐的。下面来谈谈快乐的方法。
  要热爱自己的工作,一到开学想到可以见到可爱的孩子,我就满心欢喜。虽然要从放松身心的假期中脱离,但是想到了孩子们可爱的笑容,又要开始体验别样的快乐,心中还是有些许激动的。
  对给予的东西都要心怀感激,不要只有抱怨。老师的抱怨是很多的。微薄的薪水,家长的不理解,孩子的调皮等等。但我们不能抱怨我们的孩子,不要将这些抱怨带进教室。要以平和的心态对待这些“抱怨”。
  看到生活中积极向上的一面。不能什么都看到消极的一面。要放宽自己的视线看到积极、进取的一面,即使是细微的层面也可以自己感触到。所以快乐是无处不在的,只是自己有没用心体会。
  为什么教师也需要心理学呢?书中也谈及了这让人困惑的方面。教师的劳动具有复杂性、长期性、艰巨性的特点,我们既要教书又要育人,还要面临升学率、评优考评、继续教育、职称评聘等诸多挑战,工作生活压力大,交际范围窄。与此同时,社会对教师工作的理解程度不高。这些都让教师的心理压力逐渐增大。正因为这样教师才更需要心理学,更需要心理方面的专业知识和调整心态的能力。
  教师应该树立正确而且稳定的自我概念。自我概念是个人心目中对自己的印象,包括对自己身体、能力、性格、态度、思想等方面的认识,是一系列态度、信念和价值标准所组成的有组织的认知结构,把一个人的各种习惯、能力、观念、思想和情感组织联结在一起,贯穿于经验和行为的一切方面。个体只有树立正确而稳定的自我概念,才能正确认识自己,客观评价自己,合理要求自己,了解并愉悦地接受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不给自己设定高不可攀的目标。同时,个体因为对自己更加了解,由己及人,也就能够客观地评价别人,接纳并理解别人的错误和缺点,对世事中的不平、不满、不尽善尽美之处能处之泰然。这种心态对保持心理健康是非常有利的。
  情绪控制的方面,从认识上分析造成不良情绪的原因,看自己的反应是否合理、是否适度;从情绪本身方面控制可能发生的冲动行为,采用合理或间接手段适当疏导。例如,自己提醒自己在情绪激动时不要批评学生。等待自己能心平气和地冷静处理问题时再批评学生,防止过激言行。在这方面,如果调整得法,可以化消极被动情绪为积极主动的建设性行动,也就是精神分析所说的升华。
  教师也是人,正所谓人无完人,每个人都会犯错,每个人都会有失败的经历,关键是看怎么去认识和对待自己的失败。如果能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失败就是成功之母。而且能减少压力和焦虑的来源,更有利于自身的心理健康。
  要时刻感觉与孩子相处是快乐的。这种快乐是一种交流的快乐,而不是一种对孩子管制的快乐。

 

更新:2011-01-01 05:16:55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