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有“思想”的小学数学教师
“一个有思想的人,才真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巴尔扎克)”这句话应该是一名教师的座右铭。同时,要做就做有思想的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是我们每一位数学教师终身努力的目标。因为思想的深度决定了生命的高度!一个有思想的数学教师,才能够根据教学的本质所在,坚守本真的应有的教学做法,不人云亦云,亦步亦趋;一个有思想的数学教师,才能够用教材教,而不是机械的教教材,才能做课程资源的开发者,而不是呆板的搬运者。如何做才能做一个有思想的数学教师呢?
一、 不断提高教师个人的思想水平。
(1) 接受思想,博览群书。
要做一个有思想的数学教师,就要先接受思想。而接受思想最简单的方法是阅读书籍,尤其是大师专家们的书籍,象《走进徐斌》、《数学教学新视界探真》、《新课程小学数学教学案例赏析》、《名师授课录》《新课程名师精彩课堂实录》等不少专著,也经常反反复复读来读去;还将网上搜集到的刘德武、吴正宪、潘小明、华应龙、黄爱华、钱守旺等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的课例都分别建立了个人文件夹,以便随时学习。也可以借助于日臻完善的网络,接受新知识,新思想,让阅读成为我们每一位小学数学教师的日常生活习惯,成为与别人进行心灵碰撞的自由领地,成为促使自己不断进步的阶梯。其实,阅读不仅仅是我们小学数学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教育学生的一种资源,因为,喜欢阅读的老师,知识面就会广一些,见解就会新一些,学生也会从与自己朝夕相处的老师身上耳濡目染,逐渐的养成良好的阅读学习习惯。
(2) 夯实基础,升华思想。
要做一个有思想的数学教师,就应该有底蕴。如果没有扎实的基本功,没有厚实的人文底蕴,没有对教育事业的满腔热忱,没有创新的意识与行动,只会空想,是不会成为有思想的教师的。在新课程背景下,每位教师必须努力学习现代教育理念,转变教育观念,学习新的专业知识,实现自己的专业发展,在高起点上实现自己的新飞跃。
(3)反思进步,打造品牌。
叶澜教授有句话:“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我相信,只有不断地反思,不断地改进教学,才能不断地超越自己。
写教学后记时,可以这样思考:今天的教学成功了,是怎么做的?有什么体会?有什么感受?课堂中出现了一个矛盾,是怎么解决的?教学中出现了一个挫折,又有什么样的感受?把这些原封不动地记录下来,有利于今后的教育教学。写教学后记,可以记录教学现象,可以记录自己的感受,可以记录自己的思考。不过,要注意的是,写教学后记记并不要求面面俱到,可以就教学的某个环节作一思考,也可以就教学的全过程进行思考。具有写作思想是成为一个有思想教师的重要条件。只要持之以恒,坚持数年,不断的总结,经常地反思,你就一定能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自己的风格、自己的品牌。
二、改变教学方法,让学生享受思考。
“让学生享受数学思考”是我一直追求的教学理想。每一门学科,都有其独特的教育价值。它在教给孩子基础的知识和技能后,也必然自觉或不自觉的影响着孩子认识世界的思维方式、行为态度,使得孩子拥有一种新的看清世界的眼光。当前数学课堂教学往往注重培养发现“美”的眼睛,我觉得这不是数学教学最核心的目标,数学教学更要培养学生“理性”的眼睛,即通过有效引发数学思考,让学生经常用质疑的目光观察现象,用数学的方法组织思维,用辩证的头脑思考问题,用反思的态度对待学习。
比如教学倍数和因数,学生写3的所有倍数,一般的教学程序是:先试写3的倍数,发现3的倍数写不完,然后教师指出:一般只要写出几个3的倍数,再加上省略号。平时教学中我总要让学生多问一个为什么,比别人多想一点,想深一点。果然,一个学生问:既然3的倍数是写不完的,那么我们要不要多写几个?成人习以为常的写数习惯,在孩子眼里却充满疑问。其实孩子问题的潜台词是前面几个有限的倍数能不能把这无限的倍数都表示出来呢?针对此,我和学生展开了对话。首先我肯定了孩子的勇气和眼光,能在大家想不到的地方提出问题,然后我引导思考:有了前面的几个数,我们能够看出后面的数吗?学生经过思考确定能,因为前面的数的排列是有规律的,如每次增加3,或者是用3依次乘1开始的自然数,教师再适当点拨,学生已经领悟:既然后面的数已经可以确定,那就不用再多写数呢。我总想:孩子们有多少这样的困惑被忽略和掩盖?一个有思想的教师,可以使数学成为孩子另一双看清世界的“眼睛”。
总之,做一个有思想的小学数学教师,还需要我们具备求新求变的精神,主动改进教学行为模式,使课堂焕发出生命和活力,以研究者的眼光看待问题,做一个有思想的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成为我们所有的数学老师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