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自尊而又执着的老师,自强而又自新的学生

作者:空杯 来源:XSK 点击:4719

 人们常常说“以史为镜”,对于学生而言往往“以师为镜”。正如孩子身上往往具有些父母的品格一样,学生身上也或多或少带有老师的影子,这具体要看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如何。

能让全班倒数第一考上北大的老师,无疑是一位工作能力出众的老师,也是我们敬仰和学习的榜样。孩子们极强的自新能力和可塑性也同样让我感到吃惊。最近读到读到一篇很久以前的文章《让全班倒数第一考上北大:他眼中没有“差生”》的文章,让我对优秀教师有了与以往不一样的看法。

优秀的教师首先是一个自尊的人。教师是人的职业身份,前提是具有一定性格、品质特征的人。在这篇文章的主人公王金战老师身上,我看到了一个自尊的人运用自己的职业身份演绎塑造自强和自新的学生、从而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传奇故事。因为自尊,王金战老师战胜了看不起自己的人,更战胜了自己,实现了上大学的梦想,其中也有王老师为理想而执着的勇气和毅力。这样的经历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它已经化为王老师教育生涯中的宝贵资源(遗憾的是,我们现在的很多学生,已经很难再有这样的经历了)。由此,我也想到了吴非先生的一句话:“不跪着教书”,是啊,跪着的老师如何能培养出挺直了脊梁的学生呢?!同样,一个自暴自弃、轻言放弃的老师,教出自尊而又执着的学生,恐怕难度也是相当大的。而王老师不一样,他有很强的自尊心,因此,他在个人的前途命运和事业上同样的执着。

自尊而又执着的人能够不断攀登事业新的高度。王金战老师将他人的自尊自然地当作教师的自尊,所以他不怕所谓的问题学生和差生,而是用心去倾听、用执着去坚持。由此,一个个“问题生”和“差生”经他之教育,“化腐朽为神奇”。在我看来,这恰恰是王金战老师在用自己不断挑战自我、攻克难关的实际行动去捍卫其作为教师的尊严。谁让“教书育人”是教师的看家本领呢?!因为自尊,王老师不放弃任何一个孩子。我想,因为自尊,王老师应该也经受着等待中的酸甜苦辣;是执着,王老师改变了很多学生的人生轨迹,此乃真英雄!

王金战老师的这股子自尊而又执着的牛劲感染着他的孩子和他的学生,给予他们力量和勇气。自尊者尊他人,方能帮助别人树立自信,才能让受帮助者感受到被尊重的尊严和被信任的自豪。所以,自尊而又执着的老师,带出了自强而又勇于自新的学生。

因此,我非常喜欢王老师“我的眼里,根本就没有差生”这句话。能说此话,这是一种自信,更是一种气势和魄力。相较之下,我自惭形秽。的确,我不敢说出这样的话,因为我不具备这样的能力。也许,还会有一些同行如我一般不敢说出这样的话。我需要学习的实在太多,需要实践和反思也很多,但至为关键者,莫过于给自己树立职业的自信和尊严,虽然这会比较难,但应该去尝试和改进。否则,凭什么把自己当做老师呢?!

一个全班倒数第一,一个让所有老师“联名上书”希望让校方劝退的学生,在王老师的调教之下却能改过自新,这与王老师的教育艺术不无关系;同时让我感到惊讶的还有这一类所谓“问题”孩子极强的可塑性和自新能力。作为教师,不碰到调皮捣蛋的孩子几乎是不可能的。但又能有多少老师愿意真心实意地相信这些孩子依然具备转化的条件和潜质?!又有多少老师愿意心甘情愿地为这些学生去长时间的付出和等待?!教师的不信任,带来的则是孩子的不自信和变本加厉,这样的教育不仅使教师失去了一次找回尊严、超越自我的机会,更使学生失去了一次成长自新的机会。对于老师,在这个学生身上失去的机会或许在另一个学生身上还能找回来;可是对于学生,每一个孩子都具有唯一性和不可替代性,失去了便意味着永远的错过,这将直接影响着一个孩子的一生。

其实所谓“问题学生”之所以成为问题,说明其问题的顽固性、多因性和多影响性,我们对待这样的学生往往缺乏执着、缺乏耐心和信心,先入为主地表现出对这部分学生的不“尊重”;工作的形式和手段也流于形式化、表面化,一方面急躁焦虑另一方面又打退堂鼓。而王金战老师给了我启示和教育,把好学生带好,那或许不是老师的本事;但如果能将所谓的问题孩子和差生带好,那才是老师真正的本事。

 

更新:2010-12-29 05:30:11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