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传统做法与现实困惑的思考
青年教师专业发展问题关系到学校的长远发展。在学校层面,有一套传统的做法来支持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它们对教学经验的传承等问题具有一定的价值,但却无法解决青年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的现实困惑。
传统的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外部支持系统,比如师徒带教制、备课组制度等等,都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指导,青年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更多是被动接受。“从本质上讲,教师专业发展是非常自我的、内在的,所有的外力都必须通过教师的内因才能产生作用,因此,教师个体是否具有自主发展意识、能否做到主动专业发展是实现其专业发展的关键。”
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根本问题在于“如何解决自己面临的问题”,其面临的问题是我们讨论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如何解决问题”的问题涉及到的是一个方法的问题。“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经验是“鱼”,如何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渔”,如果让青年教师掌握了如何明晰自己面临的问题,如何分析造成该问题的可能的原因,如何在此基础上寻求解决问题之道等等的方法,那么他必然会很快地适应教师生活。
青年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很多问题都是共性问题,也就是说这些问题是青年教师都普遍面临的问题,比如课堂管理问题,教学随笔与教学反思的撰写问题。由于师徒带教制的“一对一”,和备课组的“多对一”,使得这些问题的解决,基本上都是他人对个体的青年教师进行指导,从效率的角度来说,很不经济。
1、以问题为出发点
为了更好地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我们必须以问题为出发点,解决其面临的问题。课堂教学是围绕一系列问题展开的,青年教师与我们通常意义上所说的“优秀教师”的区别在于,前者难以像后者那样自如地应对这些问题。认知心理学上关于问题解决的相关研究对于我们认识“专家”与“新手”之间的差异提供了详实的理论依据,“能够透过现象把握问题的实质,不为事物表面的相似性所迷惑,善于调用和筛选必需的知识来界定当前问题的性质,这是专家的特长。”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之一就是成为“专家型”教师,如果在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组织活动过程中,以问题为出发点,通过讨论、分析各自面临的各种问题,对于他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调用”与“筛选”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其价值是显而易见的。
2、活动过程中青年教师互动与同伴合作是关键
以问题为出发点,在活动过程中倡导青年教师的互动与合作,就可能促使参与到校本教研中的青年教师一起参与到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促进每个成员的思考,在观念的不断碰撞与交流中,提升彼此对问题的认识、对问题解决方法的认识、对教育的理解,于是则所有成员就都会有所收获,有所发展。
当然,在活动之初,有专家或其他经验丰富的教师的引领也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一般说来,青年教师在各种专业活动中难以有机会发表个人的意见,以“听”为主的时候居多,很少有机会“说”,让习惯于“沉默”的青年教师发表意见和自己对问题的思考,需要某种过渡与引领。
3、活动流程:
“计划—实施—反馈—再计划—再实施—再反馈”
在活动的流程上学校相关部门(或组织)采用“计划—实施—反馈—再计划—再实施—再反馈”的方式进行具体操作。这是一个周而复始的过程,直到解决问题、改进实践为止。
当然,如果一个青年教师内在地想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其对自身的专
业发展有着长远的目标,那么他就会把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校本教研(或各
级培训)看成一个重要的平台;相反,如果他没有专业发展的动机,那么
他就将其当成一种负担。如同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机一样,关注教师的“动
机”业已成为我们重要的研究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