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参加工作以来,我勤恳踏实爱岗敬业,孜孜不倦努力钻研,任劳任怨无私无悔。时刻严格要求自己,把爱心洒在学生柔嫩的心田,把团结融在教师队伍的行列,把奉献留在学校的每个角落,得到了上级领导和广大教师的一致认可。连续多年被评为县级优秀教师,模范班主任。二十载的春华秋实,我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平凡的岗位上挥洒着辛勤的汗水;描绘着无悔的年华;诠释着奉献的精神。
一、关爱学生,无私奉献。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我从事教育工作的座右铭,我一直认为:“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五年级一班学生周程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生性好动的他总爱在课堂上给老师们添麻烦,不是这节课和同桌讲小话,就是那堂课要做小动作,一句话“大错不犯,小错不断”,办公室里常常会看到他的影子。自从开展“交心”活动以来,邓老师多次找他谈话,并针对他的具体情况,采取了耐心说服从宽处理的原则,每天的课堂上,哪怕他只有一点小小的进步,就及时表扬他,有一点转变就适时鼓励他。在邓老师宽严有加,细心浇灌下,李春城看到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也看到了老师对自己的希望,他变了。如今,这位曾令许多老师头痛的孩子这次期末考试获全年级第五名。
对学生严而有度,用爱与学生交流,用真诚与学生相处,我经常对学生们说:“咱们在课堂上是师生,下课后是朋友,如果你们遇到什么疑难问题随时欢迎大家来咨询。”学生们认为我是一个值得信赖的好老师,所以下课后我的身边围满了学生,针对学生的各种问题,我总是热情而又耐心解答,因此学生们都说:“李老师既是一个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又是关系融洽的好朋友。”在我的教育下,学生们都养成爱学习,爱劳动,尊敬师长,兴趣广泛的好习惯。是的,在学生们心中,我是他们的良师、是益友,用他们的话说:“老师,老师,我爱你,就像老鼠爱大米”,有的学生还为我写了一首歌:“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间教室,放飞的是希望,守巢的总是你;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块黑板,写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
积极争取外出学习的机会。如今又把学习转移到了网上,凡是有课堂实录或视频在线的网站,我几乎找遍了,一有空就下载下来听,有时一天还听两节,只要有学习的机会我都不放过。正是凭着这样一种勤奋好学的精神,我的教学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并形成了深受学生欢迎的教学特点——生动活泼、重点突出、注重积累、培养迁移。教学中我坚决摒弃那种“教师一言堂,学生瞪眼望”的一潭死水般的课堂气氛,注重激发学生兴趣,积极营造有利于互相探讨,自主学习的氛围,极大地活跃了课堂气氛,为加强师生交流、生生交流提供了有利条件。学生们反映,在李老师的课堂上,学生听课再也不是一种被动的应付,而是成了一种主动参与的享受。
二、用心关注每一位学生,用宽容弥补学生的每一处不足
唯有在爱心呵护下成长的幼苗,才会有爱心。我首先用爱心来浇灌每一位学生,让他们都感到温暖。其次,正确看待每位学生身上的不足,宽容他们。一次上课时徐存云同学突然流鼻血,同桌却冷言冷语地说:“鼻血流得越多越好,流死一个少一个,反正中国人口太多。”我感到吃惊!通过观察,我发现陈某性格孤僻、固执,学习无兴趣,和同学们不能和睦相处,通过家访了解到陈某有个不完整的家,他恨父亲,更恨第三者。后来发展到仇恨周围的事物、周围的人。我决心用爱去抚慰他那受伤的心灵,使他恢复善良的本性,去爱周围的人,继而爱班级、让他做一个人格健全的人。我经常把他带在身边,与他沟通、交流,使他感受到老师的爱,体会在生活与学习中克服困难的信心和方法。最终他克服了打架、骂人的坏习惯,真正感到奉献、努力之后的快乐。
三、以情动人,以爱暖心
对犯错误的学生,态度要宽容。针对不同的差生,我采用多样的教育方式:有的耐心开导,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有的则是下大功夫深入到学生家庭中去,到他们的集体中去,到他们的“团伙”中去,多方面,多渠道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然后再抓住要害,寻求教育的契点;对那些一犯再犯的学生,我则是把他们叫到办公室,让他们自己发表看法,阐明如何改正缺点及以后如何好好表现,我充当记录的身份,不说一句话,当场把他们的话记下来,然后让他们签上姓名。自己说的话总不能常反悔,这一招,对初中生来说是绝对有效的,不然起码也能约束他们一阶段时间。平时,不管在哪个地方碰上这些问题学生,我会主动与他们打招呼,询问他们的学习情况、生活情况等。我完全成了他们的知心朋友,与他们有说有笑。总之,我就是这样用“慈母之心”去关心他们,让他们沐浴在爱的阳光下,在温暖的集体生活中健康成长。
四、身教重于言教,以身作则,以德服人
老师的表率作用是任何其他教育手段所不能代替的。要求学生做到的,我率先做到。见到地面上有纸屑,我弯腰拾起来,放到纸篓里;看到地上有灰尘,我拿起扫帚、拖把打扫干净;看到课桌、黑板上有粉笔痕迹,我不声不响地擦去。我从不随地吐痰,不穿奇装异服,不骂人,不讽刺挖苦学生。要求学生作业规范化,我首先要求自己板书工整,条理清晰。集会、大型活动我和学生们一样有始有终,从不中途退场,遇到大型劳动我坚持与学生一起整理环境。要求学生用文明礼貌语言,我带头讲。
五 、认真研读课标,与课程改革同行。
我认为课改形式下的教师,不是教书,也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这些句子虽然是引用教育学家陶行知老人家的话,但是这些句子仍然是在新课程理念下中学数学教师行为观念的转变的最好证明。新 课程改革势必带来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重要的就是对学生主体地位和对学生个体的发展给予充分的重视。教师不再仅仅是教材的执行者,要从有利于学生个体发展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玩游戏、猜想、探索,在操作得出新知识。新课程标准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而对学生个体发展的重视,归根结底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重视,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的自我探索、合作交流为主导,这才是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提高素质为宗旨,这样才能使每一个学生在亲身体验和探索中认知,共同分享中获知。数学阅读是学生个体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阅读数学材料建构数学意义和方法的学习活动,是学生主动获取信息、汲取知识、发展数学思维、学习数学语言的重要途径。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学会阅读数学课本,就等于让学生掌握了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现代数学的学习,需要较强的自学能力,而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养成和阅读能力的提高,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有效途径,更能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在教学中,我以教研室李老师在引导自学中提出的“我能读”、“我能做、我能听、说、我能问、我能评”,五个我能来指导我的课堂教学。我校课题《培养学生阅读数学教材的方法与途径》已经结题,五年来,我所教过的学生在阅读数学教材这方面做得很好,他们已经掌握了一些阅读的基本方法,会在书上批注,并且阅读后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在学生阅读之前我首先1、 站在学生的角度阅读教材,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2.站在研究者的角度读教材,高屋建瓴,高瞻远瞩。长期以来学生的阅读能力不断提高,学校成绩也不断进步。受到家长和上级领导的一致好评。并且在“我能做、我能听、说、我能问、我能评”中都有明显的进步,课堂上,他们敢于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畅所欲言,创新能力、思维能力不断提高。
正是教学的不断努力,也取得了些许成绩:
2006年9月, 在省课改实验区课堂竞赛中获一等奖
2006年11月,论文《我能评,我能说》获灵宝市二等奖
2007年9月, 城关镇优秀教师
2008年9月, 城关镇优秀教师。
2007年10月, 新课程新课堂教学竞赛一等奖
2009年10月, 新课程新课堂教学竞赛一等奖
2009年10月, 论文“怎样培养学生阅读数学教材”河南省基础教育教研室二等奖
2008年元月, 在六年级数学调研考试中获一等奖
2009年11月, 在六年级数学调研考试中获一等奖
2010年4月, 在五年级数学调研考试中获一等奖
2010年3月, 首届“高效课堂”镇级教学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