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老师讲课是这样的
好老师讲课,从吐出第一个字起,就应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随后的课堂四十五分钟,必须让学生时时处于忘我状态,牢牢跟着他的思路走,迂回曲折,一咏三叹,根本没有机会溜号,更不会去注意窗外的风声雨声或者花开鸟鸣。
上课还要维持纪律,声嘶力竭地命令学生认真听讲,那绝对是笨老师才需要的笨手段。而讲课乱糟糟,说话干巴巴,课堂乱哄哄,学生在下边递小话,搞小动作,他还气急败坏骂人打人,那就是坏老师的标准勾当了。
不管是哪一个科目,好老师一定对自己所教的内容烂熟于心,知道什么地方加点小花活就能勾起学生们的兴趣。孩子们的笑点并不高,随便一个小段子就足以让他们乐上半天,轻轻松松把他们的注意力收买到手了。而且,好老师也会清楚哪些地方是知识难点,他有各种办法做充分的铺垫,等把学生的情绪调动到高潮了,再领他们去爬坡。
这么说当然显得空洞,我们需要举出实际事例加以说明。比如数学课,应该是最为枯燥难讲的了,老师想搞点幽默都无从下手。可是,我就曾遇到过一位好老师,把数学课摆布得极为生动有趣,让人不知不觉就产生了好奇。
开学第一堂课,老师的第一句话是:“围棋是体育吗?”同学们都愣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心里直犯嘀咕:“围棋是不是体育跟数学有什么关系,他说这个干嘛?”老师说:“我认为,围棋不是体育,两个人一坐大半天,动也不动,怎么能算体育呢?所以,奥运会里没有围棋比赛,是有道理的。”马上有同学举手发言道:“可是,下围棋的时候,手还是要动一动的,所以还应该算体育吧。”老师不动声色回了一句:“那纺织女工更应该算奥运选手了。”
我们哄堂大笑,一时声震屋瓦。笑声未及平息,老师又追问了一句:“你们说,数学是科学吗?”
同学们明白了,原来,老师的地雷是埋在这儿的。我们又互相看了看,心里都在核计,按他谈围棋的思路,应该说数学不是科学吧。可是,等一等,难道数学真的不是科学?我们的满脸疑惑被老师捕捉到了,他的眼角闪过一丝得意之色,然后缓缓说道:“我认为,数学不是科学。”
我们马上就不服了,教室里一时沸反盈天,数学怎么会不是科学呢,难道数学是文学?是法学?要不然是魔术?是迷信?老师提高了调门,压住了我们的喧嚣声:“数学是艺术。”我们更不服了,数学和唱歌跳舞一样,是艺术?
老师说:“我知道你们一定会反对,你们可以保留自己的意见,因为数学是不是艺术,还没有定论。但是,数学不是科学,这一点我坚持。”
老师给我们耐心地解释道,为什么说数学不是科学呢?这是因为数学与科学的定义不相符合。那么,什么是科学的定义呢,老师说,简单地讲,科学,就是关于自然事物发生发展与演变的原理或规律,它实际上是一种假说,在理论上必须是可以证实或证伪的。不可证实或证伪的,就不是科学,比如宗教。
你说大球小球从高处落下的速度一样,好,你反复试验吧,每次都一样,那就是证实了。万一出现了一个特例,那则是证伪了,我们就要推翻原有的假说,去寻找新的定律。那么,数学能证实或证伪吗?不能,所以它不是科学。它是关于数字自身逻辑的一种演变规则,也可以说是一种高级智力游戏,或者说,是一种关于数字的艺术。
说实话,老师说的这些,我们听不太懂。但是,他的话,真是有冲击力,把我们的疑问和不解全都撞醒了。因此,我们没有人走神,没有人溜号,完全被老师领进了一个神奇又美妙的学习世界。
我的朋友童小谣说过,她做学生的时候,特喜欢一个老师,秃顶,个子不高,戴一副宽边眼镜,龅牙。童小谣说:我要是不喜欢他,他肯定是丑陋的。事实上,好多人看他,也是丑陋的吧。可是,因为我喜欢他,所以,看见他的样子,我却觉得十分可爱,十分帅气潇洒。
喜欢他的原因只有一个,他知识渊博,讲课十分精彩。他教地理,因为喜欢他,所以童小谣地理学得特别好。不止是她,整个班级的同学,在一段时间里,都变成了地理迷。他上课从来不带参考书和教案,那些知识好像就在他的肚子里装着似的,掏也掏不完。往往是,他在前面神采飞扬地连说带比划,学生们在下边鸦雀无声听得流了口水都浑然不觉。
世界地图,中国地图,他信手在黑板上就能勾出来。你随便提一个国家,他马上就能画出来,地形地貌与标准地图相差无几。你再随便提中国任何一个省份,他画的更是极为精准。而且,全国的铁路线,都在他心里纵横交错着呢,这一条与那一条在哪里相交,各条线路上的主要站点分布,他是张嘴就来,都不用特意去想。那叫一个潇洒,那叫一个精彩!
童小谣记得,有一次,地理老师讲着讲着忘情了,看着他自己的板书,面对着黑板向后退,一下子摔到了讲台下边,半天没起来。全班同学先是无声,后来突然反应过来,都揪心扯肝地叫起来。甚至好几个女生,当场大哭。老师的扭伤了,头上渗出汗珠,还呵呵地笑着说没事没事。他半个月没来上课,等到再来的时候,同学们都很兴奋。那时候也不兴送礼,只是在老师来的时候,孩子们眼睛亮亮的听课就是了。
我的另一个朋友麦小迈,对他高中时的政治课老师印象深刻。当时学的教材是科学人生观,老师要给他们讲理想。理想这东西太空洞太难讲了,从小学开始,老师就天天逼学生写作文谈理想,还有什么好说的?
政治老师上来就问:我们知道,两点决定一条直线,三点决定一个平面,也就是说,在自然世界里,一个东西,能够直立,至少需要三个着力点。可是,人类只有两只脚,为什么也能够在大地上直立行走呢?那是因为,人类还有第三只脚,是隐形的一只脚,支撑着我们不会倒下。这第三只脚,就是理想。
麦小迈觉得,不管老师说的对不对,有没有道理,能这样用心地演绎教材,就是了不起的好老师。况且,政治老师多难当啊,三天两头换教学内容,高考取消还是不取消,经常有各种各样的传言。可是,老师却不为所动,扎扎实实地给他们讲人生伦理,讲思考方法。
比如,他非常反对学生们看电视上的什么大专辩论赛,他认为,辩论过程中使用的一些概念根本没经定义,双方看起来用的是同一个词,可意思完全不一样,却还在那里辩来辩去的,明摆着就是鸡同鸭讲。学生们经常看这个,会受误导的。在他看来,所谓的思考,是非常简单的事情,一,弄清事实,准确陈述事实;二,理解基本逻辑,表达真实因果关系。这就够了。
老师曾问过麦小迈他们:“没吃饭,是饿的原因吗?”他们当然要回答是。但老师说:“不是,运动导致身体消耗热量,这才是饿的原因。”那么,吃饭,是不饿的原因吗?对了。补充了热量,我们就不饿了。麦小迈说,当时听了老师这类的讲解,真有一种醍醐灌顶、茅塞顿开的欣快感。
这样的观念,本来应该由语文老师来讲解吧,否则,语文老师就是失职。但是,说实话,在我的印象里,好的语文老师实在是比较难找。就我而言,从小到大,好像没遇到一位足以令我佩服的好语文老师。
高一的时候,只有一个李光辉先生,给我留下过良好的印象。讲到鲁迅的名篇《药》的时候,说在漆黑的夜里,华老栓蹩到墙角,李老师也就缩到了墙角,做出一副瑟瑟发抖的样子。结果,他突然被地上的扫帚水桶绊了一下,软软地跌到了角落里,惹得我们一片开心大笑。后来知道,他当时是喝了酒的。他非常好酒,不久就查出了肝炎,病退了,再也没有教过我们。
理想中的语文老师,应该是作文高手,但我知道这是白日做梦。那么退一步,至少应该是欣赏好手。在我想来,语文课实际上就应该是阅读课,老师负责选上好的文章,基本字词解决之后,大量阅读,体会,什么收获都会自然地在里头了。
可是,惯常的语文教学,都是一套八股作风。字词句,中心思想,段落大意,说明了什么,表达了什么。我最烦要总结作者说明了什么,表达了什么。作者要说的话,都在文章中,怎么可能另外还要说明什么表达什么?你非要给人家总结出另一套说辞来,比人家高明也行啊,可事实上,往往极为庸俗,有时甚至是扭曲作者的原意。这就是我们的语文课最糟糕的地方。实际上我一直想,干脆都不如像古代一样,选一百篇好文章,让学生每天背诵默写,可能都比现在的方式来得有效。
另外,我之所以没有学理科,一定和初中时的物理老师有关系。我不能说他是坏老师,但他肯定不是好老师,因为他无视过我的困惑和好奇。
我记得非常清楚,物理课上,讲到摩擦力,老师举例说,自行车之所以能向前运动,是因为摩擦力给了它相反方向的力。也就是说,车轮本来是向后运动的,可因为摩擦力的作用,最后却往前走了。我在下面就不服:自行车车轮是圆的,有的地方往后运动,有的地方分明是向前运动嘛,这怎么算?
老师当时轻蔑地瞄了我一眼,丢下一句话:尽想些没用的!
从此,我就总是把物理教科书放到书桌的最下层,到不得不看的时候,才掏出来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