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沈为慧老师的成长足迹”给我们的启示

作者:赵剑峰 来源:XSK 点击:7784

 

 

沈为慧老师是我非常钦佩的一位老师,今年3月20日,我请他为我们淮北实验全体教师做了一次讲座。那天恰逢周六,是老师们休息的时间;更不凑巧的是,供电局临时线路检修,报告厅没有电。但这些,丝毫没有影响沈老师讲座的效果。

以下是我在沈老师讲座结束后谈的几点体会,既是对全体教师的鞭策,也是给自己的警醒。

 

在听讲座之前,我估计,有不少老师会有这样的疑问:我们以前请的基本上都是北京、上海的名师,怎么这次请怀远三中的沈老师为我们做讲座呢?我觉得,别的不说,他最近几年的成长经历就是一部活生生的教材,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相对于北京、上海的名师来说,沈为慧老师的经验更具有可操作性、可复制性,更具有榜样、示范作用,尤其对我们学校来说,更具有针对性,切中了困扰我们学校科研工作进一步发展的几个关键性问题。

一、忙不忙的问题。忙、没时间是我们许多老师,包括我在内,教科研工作限于停滞状态的一个主要的理由,准确来说,是借口。就拿沈老师来说,从大学毕业到现在,他连续23年当班主任,没有休息过一年。而我们呢?大家知道,本学期开学之初,我们颁发班主任贡献奖,标准是连续三届担任高中班主任工作,我们一共有多少位老师获奖?五位!另外,沈老师还担任怀远县兼职教研员,教育部远程培训团队历史学科核心成员,还要发表文章,写书。去年一年,他就发表了15篇文章。

有的老师可能会说了,他跟我们不一样,他擅长写文章,他底子厚。我们不行,不是那块料。这是我想讲的第二个问题。

 

二、行不行的问题。谁都不是天生写文章的料,沈老师也不是。沈老师的起步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还要艰难,他1987年毕业于宿州师专,第一学历可能比我们在座的大多数老师都要低,沈老师1987-1998年在怀远县常坟中学任教,1998年通过公开招考调入怀远三中。他在乡镇中学工作了11年,比我们在座的大多数老师工作的条件都要艰苦。他最初写东西的时候,也是跟我们一样费劲呀……

有的老师可能会说,我也不是不想搞科研,我现在再起步,是不是有点晚了。这是我想讲的第三个问题。

 

三、晚不晚的问题。只要你想做,什么时候都不晚。沈为慧老师起步的时候多大年龄:38周岁。深圳市翠园中学孙曙光老师,去年已经退休了,他什么时候起步的?50多岁。有的老师可能会说,我都四五十了,高级职称早评过了,又不指望评特级,写啥文章,搞啥科研?……

 

读完“沈为慧老师的成长足迹”,我们是不是该想点什么?该做点什么?

 



 

更新:2010-10-20 05:13:09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