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教师的最高境界是“问心无愧”

作者:hhx76 来源:XSK 点击:4854


朱老师写的原文:

与一线教师交流,发现很多人常常被追求完美却难以实现弄得焦头烂额、疲惫不堪。很多教师,特别是认真负责的老师常有观世音菩萨的慈悲情怀,总觉得自己全身心投入了,到头来就该普度众生,硕果累累,殊不知这大都只是一厢情愿的自我陶醉而已。而一旦达不到目的,轻者愁肠百结,茶饭不思,重者焦虑不堪,抑郁伤感,更有甚者,迁怒学生,讽刺挖苦,动手动脚,有损师德师风,最后自找苦吃。

这真是件遗憾的事。就整个社会大环境而言,做教师的真是弱势群体,势单力薄,人微言轻。尽管有很多诸如“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春蚕、蜡烛等美丽光环罩着,但实惠的东西并不多,精神上的过度赞美顶多只能满足教师一时的沾沾自喜或是傻乎乎的自恋,现实生活中却是“莫斯科不相信眼泪”。曾听得有领导借用教育专家的所谓名言“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来指责教师,这其实大失偏颇,是对学校教育的误解或规律认可的缺失。教育不是万能的,如果我们的教育真能呼风唤雨、点石成金,那社会上就根本无须警察、监狱。“媳妇是别人的好,孩子是自己的强”。现今的父母谁也不会怀疑自己孩子的智力,相反会瞎子养眨巴——自摸自夸,相当自负,孩子好了,那是父母的功劳,遗传基因好,孩子天生就聪明;而如果成绩稍差,便口出怨言:“我家孩子本来就是清华、北大的料,就是被你们老师教砸掉”,弄得老师里外不是人,无奈只好“破帽遮颜过闹市”,“归来倚杖自叹息”。

看到老师们被成绩、考核困扰,被学生、家长折磨,我也有些不忍甚至愤恨。我始终认为教师首先是一种职业,一种谋生的手段,其次才能上升为一种事业。教师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也要养家糊口,计划柴米油盐。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也是万万不能的。如果一味的拔高、夸大,过分强调所谓的精神力量、无私奉献,久而久之会让教师们在自恋自负的泥淖里走不出来难以自拔。

所以我感慨教师的最高境界是问心无愧。

实际上我们都无法决定每一个孩子的未来,教师的工作其实就像“艄公”,把孩子从陆地接到渡船,管教管导,教给他们知识、技能,又平安的把他们送到彼岸,“铁路警察,各管一段”,该尽的责任我们责无旁贷毫不推卸,但最终成龙上天,成蛇钻草我们却无法控制。况且随着社会关注度的无限提高、家长期望值的无度增长、各种规章制度和考核的细致入微,教育已逐渐变成了太阳底下最难胜任的职业。如果我们的教师不好好调整自己的心态,还要画地为牢,无端地给自己戴上镣铐,左脚绊右脚地自取其辱,那更是度日如年,给自己岌岌可危、如履薄冰的教书生涯带来无尽的痛苦甚至灾难。古人说,天下事“力所能及则尽力,力不能及由他去”,牵你要走,背你要搂,如果只是一厢情愿,自作多情,最终会自取其辱,自作自受。所以凡事“尽人力,听天命”即可,一两次成绩不好,可以痛苦一阵子,但决不要痛苦一辈子,大家学学种韭菜的农民,这茬不行看下一茬算了,千万不要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也不要把自己快乐的钥匙交给别人去掌管。相反留点时间给自己、给家人,把自己的孩子管好,别让他今后成为家庭的累赘,社会的包袱,让家庭充满充满欢歌笑语,温馨和睦才是正理。

曾听得某所学校流传着这样的“名言”:“我拿学校的钱,学校要我的命”;更有某校老师诉苦:“忙得想离婚都没时间回去办”。听后让人感到悲哀甚至凄凉,心里不觉生起阵阵寒意……

老师们,悠着点,教海有路勤为径,问心无愧即为高。

 

反思 (一)

“世上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我同意朱老师的观点。别的老师对“世上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的观点是怎么的,我不知道。

我想,“世上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是个“假命题”吧,就是说,它无所谓对与错,而根本上是一个不存在的观点。就像“仙女是否漂亮”这样的问题。仙女谁都没有见过吧,“仙女是否漂亮”的问题也就不存在了。

对学与教,的理解。学,是由学生来主导的,是学生要做的事。而教,是由教师来主导的,是教师要做的事。如果把学生要做的事与教师要做的事混为一谈,这样的观点,细细反思,是否也觉得不对呢?

如果把教师与学生对调一下,变成:

世上没有教不好的教师,只有不会学的学生。

不知是否也觉得上面这句话也有一定的道理呢?

我想,学生能否学有所成,是需要他自己的努力,他自己会学。作为教师,在讲台上,责任是将学生中存在的疑难进行解答,指出不足与错误之处,传授方法与技巧。正如韩愈在《师说》里所讲的:“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所以,古代的学习方式,是那些“学生”挑着书箱、带着童子,千里迢迢去拜访各位名师。是“学生”到处去“求学”、“求教”。

现代的教育则正好反过来,学生端坐在课室里,教师要进教室去教。遇到有不愿上学的学生,教师还要使尽浑身解数“求学生学”。

《礼记·学记》中说:“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

意思是说,会学习的人,能使教师费力不大而效果好,并能感激教师;不会学习的人,即使老师很勤苦而自己收效甚少,还要埋怨教师。

我想,概括起来,是学生有学生的责任,教师有教师的责任。两方面的责任不能混淆。也只有两方面都尽了自己的责任,才会有学习的成效,才能做到学生学得好,教师也教得好。

 

反思(二)

“老师们,悠着点,教海有路勤为径,问心无愧即为高”

教师就是一种职业,工作就是服务,教师是弱势群体,势单力薄,人微言轻。耕耘过,无私过,努力过,倔强过,不屑过,但终究还是抵不过现实的虚伪,岁月的遗失。每天摊开满是粉笔灰的手掌,青春就这样慢慢变老了,淡定了,平静了,一辈子究竟有多长久,长到可以铭记那些努力工作与学习的时光,久到可以遗忘那些委屈,冤枉制造出的伤口吗?“老师们,悠着点,教海有路勤为径,问心无愧即为高”,确实是凉血的良方。

 

更新:2010-10-16 04:30:12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