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你的“爱心”是否导向了专制?

作者:快乐成长 来源:XSK 点击:3920

我们常说:“没有爱心就没有教育”!这的确是真理,但是还有一句话‘‘有了爱并不等于有了教育。—李镇西。因为爱是如此奇妙的东西,爱有爱的智慧,即使真诚的爱心,也可能有两个导向,或导向民主,或导向专制!

爱心导向民主,因为民主包括爱心,因为民主体现了对人性的尊重嘛。那么,为什么也会导向专制呢?很多时候我们老师也讲爱心,可是他的爱心打上了,爱的专制的色彩,比如打学生。有的老师说:“打学生肯定是不爱学生的。不一定,有些老师,之所以忍不住打学生,实在是觉得应该对学生严格要求。这正是爱的表现啊 。是他的真实想法,可见爱并不能保证它不是专制的。打学生老师是个别的,但打孩子的家长是个别的吗?决不是个别的!

惩罚不等于体罚,如果你是为了教育,为了警醒,而打学生,也许还情有可原!但是你真是如此吗?为了教育,或是为了爱,挨打学生吗!你打孩子时是平心静气,要用最严厉也是最快速的方式,把孩子拉到最安全的地方,恐怕更多情况是因为生气而打学生,因为学生没有达到你所希望的那样……而打学生,其实你在生气时,你已经宣布,你已经无力教育你的孩子学生,而体罚孩子。

 

虽然有的孩子经常反重复性错误,父母是为了让他长记性,而体罚他,其实成年人,也免不了不犯重复性错误,有的父母说间隔时间太短了,不让他长长记性哪行呀!其实这正是孩子和成人的区别,孩子就是错误中不断成长,正确是错误生出来的儿子,没有错误何来正确!更何况在错误中总结教训,更利于他的成长!家长朋友要想孩子尽量避免再犯重复性错误,多一点耐性,多一些谆谆教诲,学会赏识教育。

好的孩子是夸出来的吗!事实证明适当的嘉奖孩子能增强孩子的自信心,也不会使孩子骄傲,这不就是中庸之学,事情都应把握它的尺度,否则物极必反!忠言逆耳虽利于行,但过多批评会使孩子丧失自信心,觉得自己真是父母眼中那个“不争气的孩子”!觉得自己处处不如人!从而自卑!

自卑的孩子需要老师家长学会拿放大镜找他的优点,让他慢慢恢复自信,如果你没有如此的耐性,和长久性,那么请不要轻易打骂孩子!更何况过多的打骂孩子,就会造成破罐子破摔,孩子就像水龙头一样,过分拧紧,水龙就就坏了。而孩子呢?过多的打骂孩子,只会让他的错误越犯越多,而不是越范越少!

这是因为孩子挨打了,它极力想表现好,但又因为怕表现不好再次挨打,所以产生怕的心理,而表现更糟,从而越打越糟!

也许适当的惩罚会给孩子一些警醒,但是惩罚绝不等于体罚!

我们可以暂时收回给他的嘉奖,还可以,答应给他买的东西,先不给他,不满足他物质上的要求.....等等!或者不完成任务,就不准去玩!但是你要安抚好孩子的心理,答应他一旦做到,就收回成命,还要他知道别急!你越急,就越不专心反而越得不到,干什么事情都要专心致志,不能急! 更可以给他谆谆教诲,让你教会引起他们反思,那惩罚还有必要吗!

所以在教育孩子学习,做人方面,充分相信他们理解能力,用最好精神文化的熏陶他们,用最好的道德塑造他们,用你的行动去影响他们,用最纯净的故事感动他们,和他们交流沟通,用心灵传递心灵,用心灵感让心灵,用心灵赢得心灵.....学一学心理学,护理学,交际学,生理学,如愿成为一名老师,帮助孩子改正生活中的过错,赶走床下的“魔鬼”,缝合受伤的心灵,可以给予他们谆谆教诲,和孩子一起每天反思自己的言行,一起成长,毫不保留去爱护他们!

多一点爱心,多一点耐心,多一些民主,多一些真诚的沟通,民主的爱心不是最高境界,爱却是最高境界!学会尊重,理解,信任你的孩子,孩子也会因此尊重、理解、信任你,因为爱都是相互的!多一点心灵的传递,心灵交流,心灵的感化,和孩子成为朋友,是他们让我们真正成熟,是他让我们再次成长,再一次回到童年,对孩子心存感激的人才能讲爱心导向民主,学会真挚真诚,成为优秀的老师父母!

 

更新:2010-10-14 06:30:51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