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做一个有魅力的教师

作者:仙桃小数网研团队 来源:XSK 点击:5825

读《吴正宪与小学数学》

她一身得体的着装,亲切的目光,含蓄的微笑,落落大方的举止赢得了孩子们的喜爱;她用高尚的人格魅力征服了孩子们,也征服了所有的听课教师。她就是我国著名的数学特级教师吴正宪。

十六岁就匆匆踏上讲台,还教了十几年语文的她是如何成长为一名教育专家的?分析其成功的因素,会给我们留下许多有价值的启示。

一、苦练内功

七0届初中毕业的她不满16周岁就匆匆踏上了教育岗位,她深知自己先天不足,于是对自己约法三章:要敢于吃别人不愿吃的苦头,要乐于花别人不愿花的时间;要敢于下别人不愿下的苦功” 。她白天拼命地工作,晚上发奋地读书.她通读了范文谰的《中国通史》,亲手抄写了《唐诗三百首》,为日后的写作打下了良好的文化底蕴。在教数学前的那个暑假,她把1~12册全套教材的例题、思考题及有代表性的练习题全部做了一遍。无数个夜晚,她在灯下认真演算着数学题,凡是要求学生发散思维、一题多解的题目,她总是从自己做起;遇到数学奥林匹克竞赛辅导中的高难度题目,她就一张张草稿纸的演算,草稿纸摞起来比写字台还要高。功夫不负有心人,当年《人民教育》发表的329道教师自测题,她只用了几个晚上便全部完成,就这样,在较短的时间攻下了教材关,提高了自身的数学素养。

二、虚心请教

她不仅拜诸多名师为师,还以同样谦和的态度向身边的教师学习,这样汲取百家之长,才能不拘细流,海纳百川。

她为了获取马蕊兰老师的”真经”,每天早上天未亮,就把睡梦中的女儿唤醒,从居住东直门的家乘车把孩子送到天坛幼儿园,再骑车疾奔朝阳区幸福村中心小学,听马老师的第一节数学课.然后,再疾车返回坐落在天坛北门附近的锦绣街小学上自己的两节数学课。

第二位师傅刘梦湘老师来听课从不事先打招呼,每每都是推门而入,致使吴老师养成了上每一节课都像上观摩课那样投入、那样充分、那样认真,站了40年的讲台,她从来不敢怠慢课堂上的每一分钟。

导师们高尚的师德、锐意改革的敬业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谨治学的工作作风,深深地感染着吴老师。吴老师也以他们为参照,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

三、勤于笔耕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她深深领悟到:做教师可不能仅满足课堂教学技能技巧的提高,不能只做一辈子教书匠,要善于思考,善于总结,要敢于向研究型、学者型的教师努力。因此,她自觉地学习教育科研理论,边学习,边实践,边总结,她把教学中的点滴体会、课后有感、教学心得等毫无保留的倾吐在笔记本上。记得叶澜教授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能成为名师,如果坚持写三年教学反思,就很有可能成为名师。吴老师的专业化发展之路充分印证了这一观点。如今的吴老师早已是著作等身,数不清有多少文章曾发表过。

四、善于思考

吴老师的不少课的内容在全国各地上过多次,但每到一地,她总会根据当地学校、学生的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有时也会根据时代的要求加以调整、修改、完善自己原来的教学设计。这是因为吴老师注意到听课学生区域的差异,注意到学生当时课上的反应,同时又注意将新的教育理念不断引入课堂教学中。她善于思考,与时俱进,在教学中努力为学生创设愉悦和谐的环境,使孩子们乐学、爱学、善学、会学,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一个有魅力的教师,应该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她有着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丰富的教学经验 。她讲课生动风趣轻、松活泼,听她的课简直是一种享受。

一个有魅力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她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人,是一个教育科研上的有心人,是一个与书为伴、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

吴老师不正是这样一个有魅力的教师吗?吴正宪老师从一个“经验型”的教师转向“科研型”的教育专家, 这是其四十年如一日的智慧与汗水的结晶,是其敬业精神结出的丰硕之果。只要我们追求,只要我们努力,相信每个人都会成为一个有魅力的教师!

 

更新:2010-09-24 06:57:29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