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小宁在北师大讲座:《祈望吉祥》
讲座人:翟小宁 讲座地点:北师大教九楼502室 讲座试讲: 导言:祈望吉祥 为人师者,人之师表;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自立立人,自育育人; 传播文明,净化心灵; 如是修行,祈望吉祥 : 选择了教师,就选择了学习,选择了高尚;选择了教师就意味着为人师表,激励着我们去追求更高的人生境界,只有高尚的人才配得上为人师表。而做教师又是幸福的,快乐的,我们在自立的基础上才能立人;在自我教育的基础上,才可能教育人。在的追求中陶冶我们的心灵也陶冶了学生的心灵。 如何获得吉祥呢? 一、仁慈 善良 爱学生 深怀仁慈心 长行善良事 热爱众学生 如是获吉祥 教育是人与人心灵上最微妙的相互接触。对于学生要常怀仁慈之心,关心帮助每一个学生。正如美国心理学家吉诺特说:“在学校当了若干年教师后,我得出了一个令人惶恐的结论:教育的成功与失败,‘我’是决定性的因素。我个人采用的方式和每天的情绪是造成学习气氛和情境的主因。身为教师,我具有极大的力量,能够让孩子们活得愉快或悲惨,我可以是创造痛苦的工具,也可能是启发灵感的媒介;我能使学生丢脸,也能使他们开心;能伤人,也能救人。无论在任何情况下,一场危机之恶化或解除,儿童之是否受到感化,全部决定在我。” 教师最重要的品质是善良,教师的心应该是慈悲的,宽容的。教师没有了慈悲,教育就没有了道德;教师没有了宽容,教育就没有了和谐。给软弱的孩子以坚强、给自卑的孩子以信心、给无望的孩子以希望,给苦恼的孩子以欢喜,给孤独的孩子以温暖,给不幸的孩子以幸福,给幸福的孩子以激励。 慈悲的教师,以一颗善良的心对待学生,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句话语、一举一动,都能给学生以温暖、以慰藉、以鼓励,都能传达给学生以爱。 教育的原点是育人,育人应该舒展生命,培植德性。使生命舒展、道德提升、人生幸福的教育才是有道德的教育。作为教师,应该以舒展学生的生命、提升学生的道德、塑造幸福人生作为教育的理想和追求,应该以慈悲的心善待学生。 播种慈悲收获慈悲,播种善良收获善良。以慈心待人,别人也会待您以慈悲;以善心待人,别人也会待您以善良。一点慈悲,有时会深藏在学生的内心深处,多少年之后也不会忘记。 二、崇德 尚智 有德行 尊敬有德者 应与智者交 端正有德行 如是获吉祥 德立而百善生, 道德和智慧是宝贵的财富 博学 审问 慎思 明辨 笃行可以获得智慧 处在宁静的状态就能聆听心灵的声音 道德和智慧是最宝贵的财富,端方正直的德行是最宝贵的财富。这样的财富,人夺之而不去,是人生幸福、事业成功的基石,是生命最大的力量源。 生命中有了这样的精神财富,遇顺境则不为所迷,遇逆境则愈显其光。 博学可以得智慧,审问可以得智慧,慎思可以得智慧,明辨可以得智慧,笃行可以得智慧,与智者交可以得智慧。 智慧来自于心灵,我们要清静自己的心灵、宁静自己的心灵,在清静与宁静中聆听心灵之声。正如荀子所言:虚一而静,静能生慧。处在宁静的状态就能聆听心灵的声音 在各种生命力中,唯有安静最具影响力。阳光静静地普照大地,人的耳朵听不见任何声响,但是它却带给人无限的祝福和行善能力。地球吸引力也是沉默无声的,它没有机器嘎嘎声,铁链的铿锵声,也没有引擎轰隆的噪音,然而它却操纵着宇宙星球按照一定轨道运行不已。 三、勤勉 奉献 修身心 敬业又勤勉 乐于做奉献 修养身与心 如是获吉祥 勤勉:勤勉的人生最富有。 奉献:奉献的人生最幸福。 修身:一切皆以修身为本。 正心:心正则行正,心美则身美。 自正其心,自端其行,自净其意,自修其身。 教育是以生命影响生命的事业。为人师者,首先应该把自己的生命塑造好,把自己的心灵修炼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切皆以修身为本。修身必先修心,教师除了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之外,还要提升心灵的境界。教师之修心,尤其应该修养仁爱之心、宽容之心、真诚之心、平等之心。仁者,爱人;宽者,容人;真者,感人;平者,得人。 我们的心原本也与佛陀一般能够包容一切。我们的心原本是何等宝贵、何等宽大啊!我们的心好像太阳、月亮,可以照破黑暗;我们的心好像天地,可以滋长善根,种植功德;我们的心好像明镜,可以洞察万象,映现一切;我们的心又如大海一般,蕴藏着无限的能源宝藏。 ——星云大师 四、好学 精深 有悟性 好学又深思 业务又精湛 聪明有悟性 如是获吉祥 美学家朱光潜说:艺术家要有工匠的手腕和诗人的妙悟。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学习是生命的需要,是成功的源泉。 在情景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在教学中学会教学。 五、精进 创新 有本领 理念当精进 守正又创新 掌握新本领 如是获吉祥 优秀教师是信念驱动的教师,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正确的教育信念,为信念而工作。美国教师凯伦·道森的信念是:“帮助学生走出迷茫,发现自我。”另一位美国教师的信念是:“每一个人都有价值,每一个差异的存在都值得庆贺。”用善良做根,正直为干,学时如枝叶般繁茂。 人大附中一位老师说:“教育的终极意义和目的究竟是什么?我愿意用单纯的心、真挚的情、多彩的梦告诉我的学生们:教育是为他们的未来人生点燃幸福的灯,中学阶段要为未来人生打下幸福的根基。我和我的学生们在春天一起播下幸福的种子。我常常跟学生说:用善良作根,正直为干,学识如枝叶般繁茂,要让自己长成一株能荫庇家人、朋友、更多社会人的大树,当大树成林,我们就不惧风雨!” 教育的使命:舒展生命,培植德性,净化心灵,创造幸福人生,提升精神境界…… 教育:为了人的发展。使人获得和谐、自主、 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教育:为了人的健康。使人格健全,身心健美。 教育:为了人的幸福。既要让学生为将来的幸福做准备,也要使学生在为将来而努力的时候,享有现时的幸福。 法国思想家卢梭说:在大千世界中,人类有人类的价值,自然有自然的价值。在人类的发展阶段上,成人有成人的价值,儿童有儿童的价值,要把成人当做成人,把儿童当作儿童。 教育是育人的事业。教育要以人为本、合乎人性,要尊重人的个性、珍爱人的灵性、提升人的德性、启迪人的智慧、发展人的能力、培养人的创造性。教育应该让学生享有健康的权利、幸福的权利、探究的权利、发展的权利,让他们过自在的生活,过应有的生活。要让学校成为学生向往和留恋的地方,成为学生的精神家园,让人一走进校门就感受到一种诗意、一种温馨、一种鲜活向上的力量。教育的要义就是为了人的健康、幸福与发展;教育的使命就是舒展生命,培植道德,净化心灵,创造幸福人生,提升精神境界。 六、教书 育人 育心灵 教书又育人 育人贵育心 净化其心灵 如是获吉祥 七、德性 个性 生命 涵养其德性 尊重其个性 舒展其生命 如是获吉祥 尊重个性,促进学生的发展——课程越丰富,学生个性和兴趣发展的空间就越大,就越能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 要让课程满足学生兴趣和个性化的需求,让学生各有所长、各得其所,主动发展。 1、丰富的课程为学生成长创造肥沃的土壤:课程是学生的成长历程。 2、创造适合每个学生发展的教育:没有抽象的学生,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都要有自己的个性禀赋和成长路径。 让课程适合学生——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求,让学生各有所长、各得其所,主动发展。 将世界融入课程——使课程成为现实世界的一个真实的组成部分,使课程流淌着时代的活水。 将未来融入课程——使课程成为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源泉。 八、其八:慧心 信心 真心 启人以慧心 给人以信心 予人以真心 如是获吉祥 九、自强 厚德 和谐 自强而不息 厚德而载物 天地人和谐 如是获吉祥 敞开心胸,纳天地之正气,积胸中之浩气,养心中之灵气; 敞开心灵,与纯真美好的心灵在一起。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天地人和,心和则天地和。 十、慈悲 智慧 信仰 播下慈悲种 传承智慧光 点亮信仰灯 如是获吉祥 你有忠诚的心灵,勇敢的精神 你有纯洁真诚的灵魂 把你最美好的一切献给世界 世界亦将还你一片精彩 献出爱,爱会注满你的心田 你的言行充满自信 你的心意天地可鉴 你的力量将不断壮大 ——《身心合一:最经典的身心灵修行课》[美]拉尔夫·沃尔多·川恩著 每人每天多说一句好语,多做一件好事,所有小小的好,就会成为一个大大的好。 人品等于财富,奉献等于积蓄。 如果我们打从自己的心里制造光明的见解、芬芳的思想、洁净的观念,生产阳光、花朵、净水般的语言,与他人共享,就能拥有一个丰美的人生。 人间不能没有慈悲,没有慈悲的人间就没有了和平; 人生不能没有智慧,没有智慧的人生就没有了意义; 心灵不能没有信仰,没有了信仰的心灵就没有了光明。 教育是人类文明的薪火相传,是塑造生命、熔铸精神、培育心灵、启迪智慧的事业,爱的事业。教育应该播下慈悲的种子,传承智慧的灵光,点亮信仰的明灯。 真诚地捧出自己的心,会赢得真心的回报,这是教师最大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