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本职工作 享受教学人生
1965年农历5月23日,在一个普通的日子、普通的地方、普通的人家出生了一位注定是普通的孩子,那就是我。由于居住在类似盆地的山窝窝里,憨厚的父亲便给我起了个憨憨的名字——山。不知何故,父亲不是很愿意我从事教师的行业,而我却在教师的岗位上已经站了23年;开始从教以后,由于不是师范生,领导和同事认为我教不好书,而我却已经送走了18届高三毕业生。
求学之路——一路走来一路歌
孩提时代的生活虽是清苦但却是无忧无虑的,因为有父母亲朋的呵护,孩提时代的学习目的虽有企望但却是漫不经心的,因为有集体的几亩薄田。小学成绩是优异的,因为我想毕业后取代已经年老的会计位置;中学成绩是优秀的,因为我想走出大山,人民公社的供销社福利是那么令人眼馋;高中生活是充实而忙碌的,因为我不想再回去经营祖祖辈辈留下的那几亩田地。就这样带着一点点的期盼,一步步的攀升,1987年考入了安徽大学,进行历史学专业的学习。合肥成为我的第二故乡,安徽大学成为我终生难忘的名字,即使是看到这个字眼,也让我怦然心动,时常梦魂牵绕的地方。正如我在博客《母校是什么?是永远都不能够毕业的地方!》写到的:
……
那时的到来
认为那块地方只是自己暂时栖身地
但是当我真的要离开的时候
却发现自己是多么的希望能够多滞留一天哪怕是一会儿
毕业临走的那天
看着空空的床铺、空空的鞋柜、空空的衣橱
感觉自己什么也没有落下
回来时才发现把自己永久的思念和最珍贵的记忆都寄存在了那里
就这样,在快乐而骄傲的年华,我毕业了,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分配到安徽省来安中学做一名普通的历史教师。
从教之路——享受教学人生
大学毕业来,按照父亲的意愿,告别了我赶刚熟悉的大学生活的地方,回到了家乡的县城。命运还是和自己开了个玩笑,分配到现在的中学成为一名历史教师,心情的沮丧和职业的不能够如愿,心情颇为低落,再加上自己不是师范生,授课的第一节课,学校领导和老教师不知道我在说什么,我自己更不知道在说什么,就这样上完了自己的第一节课。回到办公室,更是情绪低落,只有一个感觉:窝囊!只有一个想法:改行!但在痛定思痛之后,决定不再窝囊,不想辱没毕业学校的名声,于是决定从起初的教学中抓起。了解教学的各个环节,阅读大量的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知识,熟练掌握教学的一般步骤。认真备课,备教材、备大纲、备学生、备教学流程,认真备好课、上好每一节课,在上每一节课前,先听老教师的示范课,对照大纲,了解授课的主次环节。熟悉教材,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授课、备课。第二年在滁州市中青年教师全学年的备课笔记的检查评比中,我的全年教案获得了滁州市中青年教师教案评比一等奖,在同类评比中我的学校还是首次等级。我并没有满足,继续从深挖课堂入手,在我的第一个高中流程的高考中,获得了滁州市高考人均分历史单科第一名,再次刷新了我校的历史记录,我为此深深的呼出了一口气。从此以后的教学生涯中,我还是一如既往的踏实教学,努力完成学校和社会交给我的教学任务,在23年的教学生涯中,我送走了18届高三的教育与教学工作,赢得了同事和领导的普遍认可,无论是高考还是会考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在批改作业上,我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方式方法,已经得到推广,就是先让学生自己对照答案给自己打分,得出自己满意的成绩,然后学生和我一起就本次试卷或作业共同完成教学的评估,使得在不增加学生课业负担的情况下,有效的利用手中现有的资料发挥更大的作用,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法上,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任务,设计出可行而又实用的教学方案,既有教学的公案,又有自己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教案,让基础技能好的同学吃好,让好学同学吃饱,让基础薄弱的同学有得吃的模式,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合理有序的、有重点的、有针对性的传授知识。当然教学真谛不仅仅在课堂上,在课后,同样分批次的进行,不仅能给学生耐心细致地解答问题,而且能有计划的、有目的的给一些学生补缺补差,并达到理想的效果。一位刚刚毕业的学生在我的博客中留言说:老师,您作为一位教师来说,您已经够满足与知足的了。
教学的最高境界在于反思,我把自己的学习心得行之于文,虚心学习身边的老教师和外地的经验,形成自己的教学思路。我开始留心自己的教学言行,开始把学习的心得教育扩展和补充,加以总结,不断提高自己。先后发表论文多篇,获得滁州市市级优秀历史论文评比一等奖七篇,省级三等奖两篇,二等奖一篇,省级一等奖一篇,班主任论文评选获得国家二等奖;2006年参加由安徽省教育厅教科院组织的高中《历史必修2》学生“同步作业”的编写工作并在全省高中使用至今,2008年5月由现代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考总复习*历史》编写工作并担任选修1—4册主编(约16万字),在省级课题交流会上交流文章三篇,滁州市高三教学研讨会上交流文章三篇,来安县高三教学研讨会上交流文章十余篇;担任省级课题组长两个(一次已于05年6月结题,一次已于09年10月结题),担任市级课题组研究一个(05年5月结题);2010年6月,经县级、市级、省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推荐,本人担任组长的课题《新课程背景下校本资源的开发与研究》获得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优秀课题成果一等奖、中国“十一五”计划优秀科研成果奖。
在班级管理中,自毕业分配以来,一直担任高中部班主任工作,端正态度,明确目的,不断改革,勇于探索,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学习成绩,为高校培养优秀新生,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公民,尤其是在后进生的思想教育及成绩提高方面作出了突出的成绩。多次获得校级、县级、市级的文明班级和示范班级,本人也多次获得校级、县级、市级先进班主任。
个人的修养和学识是与集体的智慧分不开的,个人的奋斗应该是让集体的光芒不断的回放和增添。多年担任学校教研组长和县历史兼职教研员,能够加强教师团队之间的合作、协作,与历史同行一起,共同进步,与集体共进退、共荣辱,顾全大局,深知只有强烈的团队合作精神、集体主义意识和大局观念,才能够发展自身、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社会。在我的参与合作、指导下,本组年轻教师很快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中坚力量,本组教师有县级教学能手两名,市级骨干教师三名,市级教坛新星一名,获得过省级教学大赛奖的有三人,市级大赛奖的四人,参加论文评选市级以上获奖的近30人次。同时,回报社会,尽微博之力:1998-2000年度,受县老干局的委托、学校派遣,在来安老年大学兼职教师,受到全体学员及领导的好评;担任十多年县教育局兼职教研员,主持每年两度的全县高三教育教学研讨会历史研讨工作近二十次,主持评审省、市、县优秀历史论文县级评选工作和担任评委,多次担任市级优秀历史论文评委工作,多次担任市级历史优质课评选评委工作,担任县级、市直、市级教坛新星评委工作,主持滁州市08、09届届高三教学研讨会历史组活动(在来安中学召开),多次组织并参加滁州市初中升学考试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卷的批阅工作并担任组长、副组长,多次组织并参加安徽省高中毕业会考历史试卷的批阅工作并担任来安组长、副组长。
小荷方露尖尖角——品味清醇
小荷方露尖尖角。自己取得了那么一点微不足道的成绩,得到了各级各类部门的赏识和尊重。被学校领导推荐为校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学科委员会委员,获得县级模范教师、优秀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师德标兵、优秀党员等称号,获得滁州市中青年骨干教师、滁州市中小学继续教育首批主讲教师、滁州市高级职称评定委员会委员等。
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我在平凡的岗位上,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忠实履行应尽的义务,回首二十多年的教学生活,虽然很累,但我用付出播种快乐,收获幸福,享受人生。教育的路上有太多的故事,虽然事迹不那么感人,但每一件都很真实,充满着我对教育、学校和学生浓浓的热爱;尽管写下来也并不那么生动,但它是我用真情换来的点滴感悟。成绩只代表过去,日新月异的教育形式给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我依然会忠于本职工作,享受教学人生。
赵剑峰:我们办“成长足迹”这个栏目的宗旨就是为了向大家推介我们身边的成功的可供学习、可供复制的老师,让大家知道,成功并非遥不可及。他们也许名气并不大,但他们激情满怀,自强不息;他们徜徉书海,笔耕不辍;他们善于反思,不断创新。
他们也许现在名气还不大,但他们是安徽中学历史教研的希望,他们用激情和智慧默默无闻地撑起了安徽中学历史教研的一片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