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幸福的反思,幸福的行动

作者:雨的眼泪 来源:XSK 点击:1657

——领雁工程理论学习小结

漫长的理论培训在学员们的激烈讨论声中暂告一个段落。窗外骄阳热情依旧似火,一如我们心中求知的愿望。一个月来,几多欢喜,几多忧愁,为教室里碰撞的智慧火花和天南地北的友谊,我们倍感兴奋;为期待的金戈先生不能到来而大失所望。培训虽累,却让我们收获连连。

收获一:

一直以来,我心中困扰着一个问题,那就是真正的作文课该怎样上?其实不仅是我,很多老师也一直有这样的疑惑。卢益群老师说作文课备课时,教学目标要单一,我心中的疑惑更大了。进入教学之门10来年,对于作文教学一直是想说爱你不容易。知道它的重要性,但怎么教呢?接受新课程教学时,教材中已没有作文课的模式和指导方法,又因为课标要求学生写实话,有创新,于是应付式的完成综合性学习,又毫无感觉地让学生完成一篇文章,当然,我们的学生写得客客气气,写得老老实实,看不到一点真情实感,同样也看不到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但再仔细一听卢老师的讲话,我顿悟:作文教学目标要单一,是说一节课中我们不能让学生作文得到大幅度的提高,但我们可以让学生一课有一得,如扣题就围绕扣题,其它的所有问题都抛在一边,讲评也就围绕这一点……想想也是,如果能完成并落实一节课的目标,那么一学期8次作文,六个学期学生就有48得,何愁写不好作文呢?

苏伟教授的初中作文阶梯训练不也正是这样的理念和操作方法吗?

收获二:

常为自己备不好课而烦恼,因为我们在备课过程中早已失去了自我,别人的教案就是我们的教案。苏毅老师的宝贵经验又如黑暗中的火花给了我启发。我明白其实每一篇文章都像一条百宝袋,都有一个隐形的口子,只要我们肯花心思,就一定能找到文章的切入点,取出袋子中丰富的文化财富.我们还可以从很多方面寻找文章的切入点,如题目、中心句、疑点、重难点、名家点评、写作背景、培养学生能力。只有找准切入点,才能完成与文本、与自我、与人生、与作者的对话。

收获三:

一直听别人谈起过王尚文先生,想象过他是一个温文尔雅的儒生,想象过他是一个沉稳的学者,却从没有想过他会是一个可爱的老头儿,对中国教育捶桌而起的激昂让我们油然而生敬佩之情。他和他的学生们更是带给我们很多精神上的食粮,郑飞艺博士的《整本书的课程组织形态》,董文明博士的《反思与重构——对语论视阀下的汉语作品教学》,董琼博士的《对话型语文教学》,周文叶博士的《促进学习的评价》,他们的理念无不说到我们的心坎上。

收获……

收获N:

一个月来我收获的不仅是理念与方法,专家的寄语更是触动着我的心弦。

穿梭在实践与理论之间,行走于课堂的“有思想的行动者”。——杨玉东

读别人的书,想自己的事,让别人的思想激活自己的思想。——李伟胜

良好是卓越最大的敌人。自我满足,原地踏步就是后退。——吴卫东

做事不要太苦,享欲不要太乐;待人不要太苛,用物不要太荣。——李更生

教科书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是一扇等待着师生共同把他推开,走到窗前欣赏春色无限——苏毅

你记得最好,最好忘了我——黄伟

今天的学生就是昨天的我,竭自己的能力让更多学生的明天灿烂;今天的一线老师就是昨天的我,尽自己的智慧让更多的老师明天更辉煌。——王曜军

做一个普通的教师,不做一个平庸的教师;做一个没功利的老师,但不做一个没创见的老师。——郑逸农

幸福不会青睐于等待之人,我的主动出击会给我和我的学生带来幸福。——本人

走进课堂做研究,走出课堂要反思,做一个有思想的行动者,幸福需要我的心动,我的主动,需要我的行动。

 

更新:2010-07-31 07:35:20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