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博客与研究型教师的成长
摘要:成为研究型教师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教师博客对研究型教师成长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教师博客所具有的个人知识管理、支持教育叙事研究、实现协作、交流和共享等作用,使其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得力助手。
关键词:教师博客,研究型教师,成长,教师专业发展
博客近几年来风靡互联网,继Email、BBS、ICQ之后,成为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并凭借自身优势倍受网民青睐。从2004年开始,随着中国教育科研计算机网推出了中国教育人博客,博客走到了万千教师的身边,成为教师工作的新帮手。
博客使用简单方便,随时可以编辑和更新日志,管理、查阅或是评论、交流都很便捷,还可以通过链接功能,直接到达互联网的任何角落。这是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成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如果能够合理地运用这一技术,将会对自身专业发展有很大的帮助,促进其向研究型教师成长。
一、博客对研究型教师成长的促进作用
研究型教师是指具有科研意识和素养,经常反思,不断学习,富有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创造力,能够用教育的方法高效解决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的教师。
成为研究型教师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新课程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的原有角色应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向课程条件下的知识传授者转变,成为学生的促进者,成为研究者。作为专业人员,教师不能依赖习惯和经验工作,应成为批判地、系统地考察自己实践的研究者,从而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教学和改善实践。只有教师以研究者的心态置于教育情境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已有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际问题,他才能成为改革的积极参与者与主动适应者.而我们绝不能以人们头脑中教育研究的科学范式来审视中小学教师的研究,教师做研究并非是根据科学的假设,发现和揭示具有普遍适用性的教育规律,而是为了解决教育中的实际问题,为了学生的发展和自身的发展。可见,中小学教师与教育理论专家所做研究的任务和途径应是有区别的。因此,应给予中小学教师教育研究的特点和价值以深层次的关注,对教师做研究的策略进行探索.这个时候,教师博客这种新生事物的作用便突显出来。
教师博客是教育博客的一种,是广大教师的专业博客群落,因其专业性质,部分地避免了大众博客鱼龙混杂的弊端,使得这支特殊的队伍具有更鲜明的优点,它对研究型教师的专业成长至少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一)管理个人知识
在当今这个学习型社会中,个人知识管理成为学习者必备的素质。要成为研究型教师,一定量的知识储备是必须的,大量的知识如何管理?教师博客的特点使其天然成为一个理想的个人知识管理工具。
1.即时书写。教师可以在第一时间记录下思维的火花,使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积累的隐性知识显性化,不断实现知识的转化与创造。每篇文章的撰写过程,也是对自己解决问题的心路历程进行再分析的过程,是梳理自己相关知识和经验的过程,而连续的记载就见证了其专业成长的足迹。
2. 条理分明。博客以时间为纵轴对知识进行纵向管理,以分类为横轴对知识进行横向管理,如此系统化便于管理与查阅,也便于他人搜索与分享。它相对于手写形式的优越之处在于,方便查找、增加、删改和使用(比如要把平日素材进行整理,形成报告,只须对电子文本进行粘贴组合即可。)
3.显现隐性知识。教育领域是隐性知识大量存在的专业领域之一。认识和显现隐性知识有助于教师专业发展。教师通过反思困惑、总结经验、讲述故事、提炼故事中的条件和内涵等,使内隐的知识、才能以书面的形式呈现出来,成为教育知识的发现者和拥有者。
(二) 支持教育叙事研究
广大中小学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创造和积累了大量宝贵的教育经验,却常常不知如何去总结和发表,如何去相互交流和分享这些宝贵的教育经验,有时甚至对教育经验本身的意义也感到迷惘。教育叙事研究的兴起使我们看到,叙事化表达方式是广大中小学教师总结、表达和交流他们的教育经验的一种可接受的教育研究方式。
教育叙事研究对于教师反思教学实践,提升专业发展有很大帮助,但传统教育叙事研究的个人性、封闭性和静态性,使教师的思维方式和对问题的看法很难跳出一定的定势。而基于博客的教育叙事则是共享的、开放的、动态的和发展的。教师可以在博客上写下自己的教学心得便于日后整理和利用,并可以在广泛层面上实现与他人的交流共享。另一方面,在自己的博客上发表,不像发表在报刊上门槛儿那么高,所以不必迎合报刊的用稿偏好。这样的教育叙事才是贴近教育的、有意义的。
写作本身不是目的,目的在于促进教师进行自我反思,有所行动,所以不能少了理性分析和实际操作,否则只是每日写些零碎、偶然、庸俗的教育表象,失去了价值。应当形成行动、观察、反思行动结果,再行动、再反思的良性循环,使知识、实践和发展互不分离。
(三) 实现协作、交流与共享
据一份大连市高中教师业务需求调查报告显示,教师最需要的教研活动形式是交流、讨论及专家指导。而囿于地区、学校、专业、个人原因等因素,这种交流是十分有限的。即使学校组织了集体培训,但由于集体培训忽视个人的经验、需要、兴趣等,教师往往发现没有话语权。然而除了培训,教师对自身的专业发展往往无从下手。
教师博客为教师提供了一个虚拟的交流平台,它去除了教育日常生活中的世俗与权威,使每个人都处于平等的地位,整个环境是和谐、宽松的。它的建立,打破了教师的沉默,使教师不再埋头苦干、孤军奋战,这个开放的平台供教师公开发表自己的想法和做法,与专家进行专业对话,在研讨中捍卫自己的话语权和个人实践智慧。相对于那种传统的“训练指导模式”,这是教师自身的创造力被唤醒而得到的发展,而非由计划者从外部推动的“发展”。
一个教师博客就是一个小的学习共同体,一个教师博客网群就是一个大的学习共同体,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专家研究者之间,共同批判地考察各种观点、行为、理论和信仰,并进行深度交流和讨论。每个教师的个人智慧就可以为整个群体所共享,共同完成对知识的意义建构。研究型教师所要具备的专业反思与专业独立性就是在这种交流与分享中形成的。
另外,教师博客平台既是交流、学习的场所,又是教师生活的精神栖居地。除了教学案例等的撰写,教师还可以抒写自己的教育故事,并且可以得到同行或学生的反馈。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博客发现自己的兴趣,挖掘自己的潜能,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这种发自内心的满足感可以激发教师对生活的热爱、对工作的信心,从而缓解教师职业倦怠的痼疾。
以思立足,以文会友,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博客上的精彩案例、哲理文章、美文小诗,还有热烈的在线讨论、深情的共同回忆,可敬的名师品质、可爱的儿女照片……可以说,教师博客是一个充满感性与理性,交织着智慧和热情的“空中家园”。这对于激励教师全心全力投入研究性教育工作,而非日复一日地重复教书工作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总之,教师博客对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开放的平台,便捷的途径,丰富的信息资源,全国各地同行和专家的反馈,职业感情的寄托等等,如此之多教师所需要的东西。这对于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情意、专业发展意识的增长以及专业发展策略给予了基础性支持。
二、榜样博客及推荐网站
专业的教育或教师博客网站大大小小有很多,比如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指导的成长博客、奉行新教育理念的教育在线、博客中国推出的中国教师博客中心、上海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师生进行教学和科研的虚拟平台东行记、广州一线教师的网上家园天河部落等,吸引了教育界的广大有识、有志之士。很多地方办的教师博客也各具特色,生机勃勃,比如苏州教育博客、海盐教师博客、淄博校园博客等。在网络中成长起来的优秀教师也不乏其人.
以下提供部分目前国内比较活跃的教育/教师博客网站:
教育在线:http://www.eduol.com.cn/index.html
中国教育人博客:http://www.博客.edu.cn/index.html
天河部落:http://59.42.251.241:9010/
中国教师博客:http://www.jiaoshi.org/
中国教育博客:http://博客.sooxue.com/index.html
中国教师博客中心:http://js.博客china.com/
教育联盟博客网:http://www.eduunion.org/o博客/index.html
海盐教师博客:http://js博客.hyedu.net/
苏州教育博客:http://www.sze博客.cn/index.html
三、教师博客应用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博客在教育中虽然得到了比较广泛的应用,但是在使用中出现在的诸多问题也是我们无法回避的。
首先,由于长期上网撰写和阅读博客需要大量时间,有些教师无暇顾及,以至荒疏,或者沉迷于此,影响工作。其次,博客使用者水平参差不齐,有思想、有内涵的优秀博客并不多,部分流于浅层,起不到研究学习的效果。再次,能够通过博客传播学问、分享教育经验的专家、研究者凤毛麟角,无法满足广大教师对专业引领的需求。
教育博客是拿来“批判”教育日常生活的,而不是拿来“抱怨”的;是自我学习的平台,而不仅仅是向他人展示成果的舞台。可见,博客在教育中的应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博客对研究型教师的成长确实会有作用,但到底能起多大作用,关键还是靠教师自身的努力。方寸之间,天地无限,有博客相伴,教师的专业发展会在不断“刷新”中焕发盎然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