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特个人魅力就是你的“名片”
上课似乎越来越模式化了,教学的激情也减退了,天天都是那一套,一点儿个人特色都没有,学生不反感,自己都反感了……
之我见——渊博的学识和教书的能力
一个教师,真正能吸引学生的是对学识掌握的多少。现代的学生不喜欢那种古板、单一的教师,而喜欢那些学识渊博、兴趣广泛、多才多艺的教师。教师的学识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力,成为学生效仿的榜样。这样的教师会在教学中展现自己的学识魅力,像一块“磁石”,牢牢地把学生吸引住,真正能培养出“自己的学生”。
自古以来,身为一名合格教师,其首要一条就是具有深厚而广博的学识。教师的知识结构包括三个方面:广泛深厚的基础知识,扎实系统的专业学科知识,全面准确的教育科学知识和心理科学知识。这就要求教师不但对所教课程有精深的认识,还应有广博的知识。所谓“博”就是要“知得广”,能触类旁通。
之我见——无私奉献的师魂
教师的人格魅力还来源于对事业的忠诚和无私的奉献,他们不是仅仅把教书看成谋生的手段,而是全身心投身其中,将教书育人视为崇高的职责,并从中享受着人生的乐趣。他们以自己的真诚去换取学生的真诚,以自己的正直去构筑学生的正直,以自己的纯洁去塑造学生的纯洁,以自己高尚的品德去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教师是“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指的正是教师的奉献精神。人们也常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赞美教师的奉献精神。做一名有魅力的教师就应能舍弃一些东西,适当牺牲自我,做扶持后人的人梯。
但是,很多人以为教师应当以完全牺牲自我、甚至献出生命为立身准则,这是错误的概念。教师也是普通人,健康快乐地生活才是重要的。真正的“奉献”,不是鼓励教师带病上课,而且不顾及家庭和孩子,而是鼓励教师合理调控自我,使身体健康,充满活力,这样才能在事业上游刃有余。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真正为社会多做贡献。
之我见——高尚的师德
教师的人格魅力也来源于教师高尚的师德,来源于教师的善良和慈爱。
爱是师德最本质的内涵,是师德的灵魂。师爱蕴含着教师对教育事业和学生的一种博大而深沉的爱,它是教师高尚情感的结晶,是热爱教育事业的具体体现,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只有善良慈爱的老师才会平等地上善待每一个学生,而不会因为学习成绩的好坏与家庭背景的不同高看或歧视某些学生。在他们心里,教好每一个学生是老师的天职,因而他们胸怀博大,容得下性格脾气各不相同、兴趣爱好互有差异的学生。他们不仅是学生的良师,也是慈爱的长者,更是学生的知心朋友;他们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也关心学生的思想品德与行为习惯,更把学生的喜怒哀乐放在心间。
著名的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说过这样一段话:“我的儿童从清晨到深夜每分钟都得在我的额上注视,在我的唇边推擦。我的心和他们的心是粘合的,他们的幸福是我的幸福,他们的欢乐是我的欢乐……我从早到晚在他们中间……我的手牵着他们的手,我的眼睛注视着他们的眼睛。我随着他们流泪而流泪,我随着他们微笑而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