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教师远程培训课程开发的建议
4月21日,我参加“广东省2010年高中教师培训课程开发”研讨会。我的发言如下:
1.意义与价值
第一,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网的工作逐步被认可,这是一件好事。我个人对远程培训是认可的,我相信“网络改变世界”。
第二,重视课程开发是做好远程培训的前提。参与这次研讨会的有远道来的专家,有大学教授,有高中校长和老师,显示了我们的工作精神。
第三,现在呈现出来的三门课程和相关的模块以及提纲总体上是合理的。
2.选择课程专家和主讲教师的原则
课程开发之后,要选择适合的人作为“主讲教师”。课程开发虽然重要,但是,总体而言,“谁来讲课”比“讲什么内容”更重要。要慎重选择主讲教师,最好在全国范围内聘请教学名师,严格把关。一个善于教学的老师可以把一门平庸的课程讲得受学员欢迎;一个糟糕的教师可以把一门重要的课程讲垮掉。
选择教师时可以考虑三个原则:
第一,讲授的内容是“有用”的,因理解学员的辛苦、理解学员的渴望而有用。
第二,讲授的观点是“丰富”的,因思想深刻而丰富。所讲的知识要让学员有一定的陌生感和意外感。如果所讲的知识没有给学员带来任何陌生感和意外感,那样的培训就是失败的。
第三,讲授的形式是“有趣”的,因有趣而让学员被感动。高中教师接受培训属于成人教育,成人学习的第一渴望不是“正确的知识”,而是“令人感动的知识”。如果一个知识不能令人感动,那么,这个知识无论多么正确,都没有意义。
3.关于“教师教育科研”提纲的建议
可以设计五个专题。
专题1:名师成长个案研究
不要一开始就直接讲解教育研究方法,要理解高中教师的渴望。要让高中教师理解:之所以需要学习有关教育研究的专题,那是为了提升老师的工作效率,增进教师的职业幸福。那些成为名师的人,几乎没有例外,都是一些喜欢琢磨问题、研究的问题的人。“名师成长个案研究”这个专题就是让老师看看:那些成功的教师是怎样做教师的。做教育研究将该老师带来哪些实际的益处。
专题2:研究的过程:从选题到结题
这个专题是为了让高中教师理解做教育研究的整个流程:如何发现问题,如何把问题提升为课题,如何设计课题研究的思路,如何收集资料,如何整理资料。
专题3:调查研究
专题4:实验研究与行动研究
这两个专题是让高中老师学会做实证研究,研究方法很多,但高中老师可以做的只是调查研究和实验研究两种。给高中老师讲课不要因追求学科的系统性而忘记了高中老师的实际需要和内在的渴望。
最好不要讲所谓的“叙事研究”,即便讲“叙事研究”,也不要把叙事研究与调查研究、实验研究、行动研究等并列,它们不是并列的关系。叙事研究只是一种写作方法,它与调查研究、实验研究等不是并列的关系。
一般意义上的研究只有两种:一是调查研究,含义历史的调查研究和现场的调查研究;二是实验研究,含严格的实验研究和不那么严格的实验研究即行动研究。
专题5:论文写作的规范和技巧
要让老师们掌握最基本的论文写作的规范和技巧,以免老师们不知道如何发出自己的声音。让老师们学会使用“三段论”的经典格式:“问题与假设,过程与方法,结果与讨论”。
4.关于“高中生心理发展与学习策略”提纲的建议
可以设计五个专题。
专题1:高中生人际交往
这个专题具体包含同伴交往;亲子交往;两性交往
专题2:高中生网瘾与辅导
专题3:高中生考试焦虑与辅导
网瘾和考试焦虑以及考前辅导是中国当代中学生群体中存在的现实问题,这是高中教师渴望了解的专题。
专题4:高中生学习策略研究
总体而言,高中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还是来自学习的压力。要让老师们了解有效学习的基本策略。
专题5:高中生职业规划
这个专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在不久的未来,“中学生职业规划”、“小学生职业规划”将成为中国教育界的重要议题。现在条件比较好的中小学,已经设置了专门的“职业规划”课程和专职的“职业规划师”。
5.关于“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提纲的建议
可以设计五个专题。
专题1:《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解读
可以淡化“职业道德”,强化“职业规范”。“职业道德”往往谈“高标准”、“高尚的理想”。“职业规范”只谈“底线要求”,“合格的准入条件”。没有必要要求每个老师都成为圣人,但每个老师都必须遵守底线的工作规范。
专题2:师生关系
如果一个老师善于处理师生关系,那么,这个老师就成功了一半。善于处理师生关系比善于讲课更重要。
专题3:危机处理
为老师分忧,让老师的生活和老师的形象不因为某些突发的危机而受到破坏。
专题4:教师职业规划
重点讲教师如何保持自我更新的发展状态,让老师因自我更新而生活在兴冲冲的希望之中,不要让老师生活在平静的绝望之中。
专题5:教师心理调适与辅导
教师的压力越来越大。就我个人了解,华南师范大学的迟毓凯博士为全国各地的中小学老师讲授有关“教师心理调适与辅导”时,大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