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 名 真 正 的 教 师
——《不做教书匠》读后感(2010年3月读书随笔)
《教师博览》2005年第11期、第12期刊登了江苏省吴江市屯村实验小学副校长管建刚写的文章《不做教书匠——一位年轻校长对青年教师的7条真诚建议》,在粗读时这篇文章时感到文章平淡,甚至有点拉家常似的啰嗦。精读后觉得剖析有理,针对性强、具体实在,我对照作者在文中给年轻老师的7条真诚建议,我觉得自己在有些方面做得还好,但在有些方面做得不够,从当老师的第一天起,我也决心不只做一名教书匠,要做一名真正的教师,可到今天“教书匠”这顶帽子我还没有摘掉。读后,我重新审视自己,今后,我决心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做一名有目标感的教师
以前有时自己也想从事其他职业,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如愿。现在想想自己那样做真正是为了什么自己也说不太清楚,可能就是随波逐流吧,因为自己本来是想当一名教育家。要想当教育家,不在教育领域怎能成为教育家。再如管建刚校长说的“自己的青春只有一次,学生的童年也只有一次”是啊,这些一点儿也不能浪费啊!我今后一定要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事业中去,投入到目前的工作中去。
二、争做一名有约束感的教师
我一直认为自己很遵守上班时间,因为我一般是提前到校,按时下班,只是偶尔会提前下班。当读到“小事上放松自己,越放越松,到最后将一塌糊涂”时,我觉得今后要严格地遵守学校纪律,遵守教师职业道德,坚决不做不利于工作的事。
三、争做一名有责任感的教师
以前,自己也能认真地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但是我现在觉得还不够,为了自己负责,对学生负责,对家长负责,对社会负责,我还要尽快发展自己,使自己成为一名成熟的,具有专业本领的教师。
四、争做一名有积极感的教师
管建刚校长把目前的教师做教育的态度分为三类,我对照自己,我想自己是属于第二类,即把学校的事当作自己的事,因为我觉得自己做工作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要对得起学生。现在我觉得这样做还不够,自己应该有第三种态度,即把自己的事当作教育的事。在教育教学中,要按照管建刚校长的建议去做,争取做到:1、不做机械重复的事,做出灵气来;2、不做不动脑子的事,做出思想来;3、不做人云亦云的事,做出个性来;4、不做应付检查的事,做出实效来。
五、争做一个名有学力感的教师
管建刚校长认为,一个教师善读书,善思考,思考教育现象,从教育表象看到教育的本质,他就能从教书匠的行列中走出来,成为一名真正的教师。是啊,读书是底,书没有读进去,就思考不出什么名堂来,思考永远不会成为思想。一个没有思想的教师行走于教育路上,犹如一个迷失方向的路人行走于森林。自己今后不但要读书,而且要多读书,不但要语文专业的书,还要读杂书,以充实自己。同时要善于从日常的教育现象中去思考教育的本质,经常写教育随笔,写教育日记。
六、争做一名有专业感的教师
管建刚校长说,一个真正的教师,他对教育的认识,对教育规律的把握,对教育手段的运用,对教育契机的捕捉,都有着极强的专业能力,素养和精神的要求,并且,所有这些都必须在教育实践的土壤中生根,发芽,才会产生实际的意义和价值。我想,自己要坚持努力、练就专业本领,培养较强的专业能力,素养和精神。
《不做教书匠》一文深深地触动了我,今后我要沉下心来,把教育当作生命一样守候,努力奋斗,把自己一生都献给教育事业,坚决不做一名教书匠,而做一名真正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