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求做班主任的幸福感
幸福是什么?《现代汉语词典》给出的解释是:幸福是使人心情舒畅的境遇和生活。
幸福,是人们梦寐以求的生活理想。
可是,对于每天超负荷工作的中小学班主任,我们的幸福在哪里?我的感受是:幸福是一种感觉、是自我欣赏,幸福就在你的心里、在你的身边,关键是要用心的理解和寻找。如果我们经常发出“操心、累心、烦心”的感慨,如果我们每天都处在抱怨和牢骚中,就永远寻求不到幸福。这样的工作状态影响着班主任的身心健康、影响着工作质量,职业倦怠感也会日益增强。
同样是班主任,当我们聆听魏书生等教育专家的演讲时,在他(她)们的言语表情中处处洋溢着的却是做班主任的幸福感。
那么,班主任的幸福感源自何方?
一、 班主任的幸福感源自心态
测试一位班主任是否有幸福感,可能有许多的题目,但关键的是一道题:即你喜欢当班主任吗?
A、 喜欢 B、不喜欢 C、谈不上喜欢不喜欢
选择了“喜欢”的老师,一定是一个幸福快乐的班主任。他们会把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看成是丰富的教育资源,把班级中复杂的问题看作是生成教育智慧的源泉。微笑着面对繁杂的工作,享受着教育学生的辛苦劳累,最终内心充满着的一定是股股幸福的暖流。追求个人价值的最大化,促使专业素养不断增值。
选择了“不喜欢”的老师,繁杂的工作一定给他带来的是无尽的困惑,琐碎的事务给他带来太多的烦恼。没有激情、没有兴趣,更体味不到幸福。
选择了“谈不上喜欢与不喜欢”的老师,每天只是被动完成不得不完成的任务,工作无乐趣,自然无幸福感可言。
心态是班主任获得幸福感的关键所在。同样的工作,不同的心态,获得的是截然不同的心理感受,生活质量也就有着天壤之别。
哲学家这样说:“真正的快乐是内在的,它只有在人类的心灵里才能发现”。别跟自己过不去,既然咱改变不了环境,就要适应环境,改变自我,用积极的心态面对班主任工作和生活。比如,当面对让你生气的学生,告诉自己他只是孩子,大人不要和孩子较劲,你如果和他一般见识,你也成了孩子,这样一想,就会烟消云散。当面对德育处布置的一系列工作时,我们班主任常常会心烦意乱:又这么大堆事儿,还让不让人活了。如果我们换一种心情:告诉自己,这不正是锻炼能力的绝佳时机吗?温总理一天要处理多少事情,他有秘书,我有学生呀,哈哈,我这不也相当于国家总理了嘛,自己寻开心,世界是美好的。
跳出来看自己,以乐观、豁达、体谅的心态关照自己,认识自己。不苛求自己,更重要的是超越自己,突破自己,因为工作有目标、生活有希望,才能体验幸福、享受幸福。
二、班主任的幸福感源自奉献
苏霍姆林斯基关于奉献有这样几句名言:
“人在为他人的幸福着想的同时也享受到了快乐。”
“你奉献出来的东西,是属于你的;你隐藏起来的东西,你将永远失去。”
“要记住,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度过一生,要在世上留下自己的贡献。”
这些名言都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如果你能处处为他人,把自己的高尚情感奉献给他人,你的心中自然会有一种美妙的感受,就得到了无价的财富。作为一名教师,特别是作为一名班主任,我们应该感到幸运,因为我们有更多的机会奉献,也就有更多的机会享受幸福与快乐。
在学生生日时送上老师的祝福,学生生病时给予关怀,对于学困生和问题生给予更多的耐心、信心、关心,看着学生的那一份惊喜、那一份感动、那一天天的进步……我们怎能不幸福,那种美妙的感觉只有亲身经历的班主任们才能享受得到,我们真的得天独厚。
目标得到了实现,人际关系和谐相处,生活中充满了欢乐……看到处处是可喜的变化,看到每个孩子脸上绽放的笑容。我们工作中的酸、苦、辣,就都变成了生活的甜蜜,你就会从内心体验到:奉献其实是一种幸福。
三、班主任的幸福感源自创新
创新就是不重复别人的路,不重复自己的路,在创新中体验成功,感受幸福。
魏书生老师在班级管理上的创新,李镇西老师 “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在教育观念上的创新,不仅使他们自己体验到了成功与幸福,而且让所有的班主任们都能与其分享。
作为普通的班主任们在平时工作中所迸发的教育灵感同样是创新,同样会让我们体验成功与幸福。举两个笔者工作中的场景:
场景一:“三礼”主题班会即将结束,班主任上场做总结性发言:“我记得在青少年社会实践基地有这样一块宣传牌,大体是这样说的:把语言化作行动比把行动化作语言要难得多,刚才同学们说了礼仪、演了礼仪、赛了礼仪,我们如何把所说、所演、所赛的内容真正化作实实在在的行动呢,说难其实也不难,就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说到这,我走到那黑黑的几片泡泡糖跟前,蹲了下来,用临时借到的钢板尺铲掉了其中的一块,在这时全班同学不约而同鼓起了掌(没有提前安排,他们没有想到老师会有这一举动),然后我站了起来,说“我相信,在这节班会课之后,地上这余下的几块一定也会消失,记住我们不是为了开主题班会而讲礼仪,而是为了讲礼仪而开主题班会的...”我的一番话确实对学生触动不小,下课后,一个平时最不爱完成作业的小男孩,把余下的几片黑给去掉了。
场景二:中考前夕,一个班里挺优秀的学生,竟然在桌子上写了一些厌学、悲观甚至厌世的话,我找她了解情况,原来是学习压力太大,心中烦闷,想放弃努力,用这种方式进行发泄。我批评这种方式不可取,降低自己的人格,同时帮助她释放压力,告诉她中考复习犹如长跑,在长跑中期我们会达到身体极限,但咬牙挺住,我们最终会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冲过终点,而你的努力不见成效,犹如炖肉、蒸馒头只有到了时间才能熟,中间“揭锅”肯定还是生的呀(她笑了),相信自己的努力不会白费,只是没有到“揭锅”的时候,再上课时又看到她开心专注的表情了,在中考中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区重点高中。
铲起地上的泡泡糖、用蒸馒头“揭锅”打比喻,都是笔者当时的灵感,却起到了极佳的教育效果。也许在别人看来这算不了什么,实在不值得一提,可它却让我享受很久,这就足够了。看,幸福来得就这么容易。
四、班主任的幸福感源自自身的发展
魏书生老师说:“做教师而不当班主任,那真是失去了增长能力的机会,吃了大亏。”
班级是个大家庭,我们是这个家庭的家长;班级是个小社会,我们是这个小社会的“总理”;班级是个小公司,我们是这个小公司的“董事长”……。我们是学生的人生导师。站在讲台上我们侃侃而谈,我们俨然是演说家;在班级事务中我们是管理者;在各种活动中我们是组织者、策划者,同时兼编剧、导演、制片、教练员、主持人等等;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我们是美工;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时我们是心理咨询师;当同学间发生争吵时、当学生与任课老师有冲突时、当孩子与家长出现隔阂时我们又是调解员;家访时我们又做起了家庭教育的“参谋长”……。在班主任工作中我们锻炼了自己的管理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观察能力、识别能力、谈话能力、家访能力、指挥学生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创造能力、总结工作能力等等。班主任工作让我们成为了“全能”,幸福伴随着成就感、自豪感向我们走来。
五、班主任的幸福感源自学生的成长
有这样一段话觉得感同身受:“班主任关注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是青少年的心灵,是宇宙万物最神圣、最神秘、最具活力的对象。班主任使自卑的心灵自信起来,使懦弱的体魄强壮起来,使狭隘的心胸开阔起来,使迷茫的眼睛明亮起来,他让愚昧走向智慧,让弱小走向强大……培养青少年求真向善趋美的心灵,引导青少年的生命健康茁壮地成长,这不是最大的幸福吗?”
当孩子们进步、长大时一句句感激暖人的话语可以让我们享用一生:
“虽不是您的儿子,但有幸做了您的学生,我很想永远叫您老师!妈妈!!”
“老师,您是吸尘器,抹去我们心灵的尘土。”
“今天是感恩节,真的很幸运做您的学生,感谢您曾经教会我那么多做人的道理!”
“我要用一首歌来表达我对您的感恩之情: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
做班主任最让人幸福的场景,就是学生的成长:当你接到节日贺卡的时候,收到春节祝福电话问候的时候,看到进步的时候,听到取得成绩的时候,发现他们变化的时候……你就感觉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因为你仿佛拥有了整个世界。
良好的心态、甘于奉献、勇于创新、自身的发展、学生的成长,做班主任想要获得幸福其实就这么简单。
哲人说:解放是人类的目标,但幸福和快乐却是我们个人的目标,而且个人的幸福具有终极的意义,它是人生最后的目的。
人生如此短暂,命运之神让我们成为最容易获得幸福的班主任,那就抛开一切烦恼,充分享受做班主任的幸福感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