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做一流的教学能手

作者:半岛 来源:XSK 点击:6073

 读《做一流的教学能手》之“新课堂教学十大原则”

林华民老师的《做一流的教学能手》,通俗易懂,无深奥的教育理论,无华丽的言语词汇,他所提倡的108个教学主张非常实用,也非常具有可操作性。

第一章的“新课堂教学十大原则”的提出,既符合当前课程改革所提倡的理念,也是对前人研究有效课堂教学的概括。在这十大原则中,面向全体原则、个性教学原则、简约课堂教学原则、知情并重原则、先学后教原则、当堂过关原则、永不替代原则,是我近几个星期课堂教学所思考和努力付诸实践的问题,非常赞同林华民老师的观点。

如何贯彻落实面向全体原则与个性教学原则的相结合,当前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要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时间结构。只有让学生有足够的课堂练习时间,才能让每个学生有机会去领会、理解、掌握新知识;也只有有足够的课堂练习时间,教师才能有机会发现学生掌握理解新知识的进度,才能有机会指导个别后进生对新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林老师提倡每堂课至少有1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练习,这是底线,不能有任何理由和借口,突破这一底线。这15分钟的底线是许多教育专家和广大一线教师的经验总结。当前,我县初中课堂教学改革中,为了实践落实这一理念,困难重重。

新课程教学目标中要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三维目标相结合,在教学实践中能够做到这要求,确实困难,非常理想。林老师强调“知情并重原则”,是非常有实践意义。教师在传授知识与技能过程中,原本就包含着过程与方法,所以没有必要,也很难把它们分开描述,也很难描述清楚过程与方法。新课改前,我们一味的偏重知识与技能的单一目标,新课程改革,我们要突出“知情并重原则”,应该是科学的。

简约的课堂,应该要成为我们一线教师的追求。简单才最美。只有简约的课堂,才能让老师在教学设计中有意识考虑学生的学。也只有简约的课堂才有让学生学习、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也只有简约的课堂,才能让老师“目中有学生”,关注学生,不至于让一堂课成为老师的表演课。

“先学后教原则”、“当堂过关原则”、“永不替代原则”,均是相关联的。这些原则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课堂上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人。自主是21世纪教育的主题,合作是21世纪教育的发展。新课程改革提倡的就是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方式的改变。真正要把传统的学生学习方式改变为“自主合作”学习方式,就当前教育改革成果而言,贯彻落实“先学后教原则”、“当堂过关原则”、“永不替代原则”,是必不可少的。

 

更新:2010-04-19 06:14:47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