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名音乐教研员的心得体会
从音乐教师到音乐教研员的角色转换,工作性质发生了很大变化,肩上承担起一份神圣的职责和重任。三个多月的工作,体会很深,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需要有以下素质:
一、要做理论与实践的桥梁
教研员处在一个特殊的位置 ,既要有的一定的理论知识又要有丰富实践经验,在工作中能成为理论与实践的一座桥梁。那么如何做好桥梁,发挥桥梁作用? 必须具备下列四种“意识”。
1、躬行意识
教研员必须沉浸于教学之中,深入课堂,在与师生的面对面接触中,交流中,广泛听取意见,始终关注教学前沿阵地。如果对学校教师的课堂都不深入了解,不知有哪些教师课堂教学水平很高,有哪些急需提高,哪你关心什么?为教师服务就只能是挂在口头。经常帮教师指导课,尤其是你帮助的老师业务上进步快,教师必然打心眼里敬重你,拥护你。
2、静心意识
做教学教研的业务管理者,要耐得住寂寞,一有空就要与书为伴。要善于静心独立思考,不断静心地学习“充电”,保持思想的鲜活。你是业务的领头羊,切忌浮躁。我看到同行经常看书写文,优秀教育教学成果评选不少人论文获大奖,要努力向他们学习。
3、钻研意识
各校教学的实际情况不同,需要因地制宜,组织切实可行的教研活动。同时要有钻研的精神,带领老师对教研中的成败得失进行深刻的剖析和反思,查找制约教学教研的因素。教研员要有独立的见解,找准切入点,深入开掘。
4、创新意识
应该具有大胆创新的意识。要以理论的创新推动实践的创新。校本教研本身就是一种富有开创性的工作,教研员的魅力在于吸引教师,营造和谐融洽的人际环境,营造民主开放的研讨氛围。鼓励教师大胆尝试,在理念创新上鼓励百家争鸣。使他们因教学教研的初步参与,转化为积极投入,从而实现业务领导者在理念上的引领和号召。
二、教研员要做净化灵魂的模范
教研员要在管理业务的同时要要做净化灵魂的模范,引导教师将爱毫无保留地播撒给所有的学生,国家都提出了公平教育,教师的心首先要公平。才能用真心爱护学生,用精神感染学生,用思想影响学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先圣孔子曾提出“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正是这种思想让平民百姓子女都能享受教育,走出愚昧。今天我想改一下,叫“有爱无类”那就是希望我们的老师,爱每位学生,爱优生也爱差生,让每位学生都能享受爱的阳光雨露;每位学生都有权享受爱的阳光雨露。人们说一个人的成功不能只看他的优势,要看他的劣势,有时缺点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就象一个木桶装水,最底的木块高度将决定桶的容量;一个铁链,最弱的链子将决定链条的承受力;人老了身体也是这样,身体最差的部分决定寿命。一个人的发展也是这样,国家的发展,离不开一个个体人的成长。要把更多的关注给弱的学生,他就是桶的最矮的一块,就是链条的最弱的一环,他存在就不能忽视他,社会最低层最差的一层往往影响一个国家前进走向富裕小康的步伐。所以我们教研员一定要引导教师站在国家的角度站在民族的角度,甚至站在人类的角度,树立大教育观,真正的做到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用自己高尚的师德、高超的师艺,让每个学生都接受良好的教育,对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负责。一个学生就是一朵花,一个学生就是一棵草,请爱护一花一草。
作为一名合格的教研员,在专业素质方面上做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在心理健康方面做教师心理的导师,在师德师风方面做净化灵魂的楷模。向“卓指导、高品位、深学养、研为本”的目标发展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