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博客有利于教师专业化成长
新课改越来越重视校本教研。如果单纯凭借学校统一组织,以书籍、杂志、报纸为载体的教育叙事、教育案例进行共同讨论、研究或自学方式,越显得不足。因为信息量相对较少、作品范围相对较窄,我们看到常常是名家名品,缺少一些基层的内容,况且生产和传播的周期很长。另外,教师自身的内容少,而对一般的教师而言,投稿和发表的门槛很高,大多教师因信心不足而不敢投稿,就算投稿了,刊登率也是极低的。
博客则不一样。我记得有人这样说:“我所说的,终于有人懂!”博客,就为我们搭建了这个基础平台,在这里,我们尽可以畅所欲言,也可以倾诉我们的困惑与烦恼;在这里,你却可以找到和你志趣相投的朋友,可以获得真诚的欣赏与鼓励。博客,给了我们一片宽松、情谊的空间。
教育博客则更不一样。教育博客,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学习工具,改变了我们教师的思维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交流方式……为我们构建了一个交流提高、展示自我的新平台。
首先,教育博客为教师成长获得专业化引领搭建了一个广阔的通道。借助博客,教师可以足不出户地走进教育专家、优秀教师的讲座和课堂,可以通过自己的博客(或UC)与教育专家、优秀教师零距离的对话,实现与名家大师们进行心灵与心灵的交流,心灵与心灵的交融,心灵与心灵的碰撞,得到专家的指导和同行的建议,从而获得真正意义上的专业引领。
更主要的是:教育博客为我们广大一线教师提供交流、讨论问题的平台,提高对专业问题思考的深度。虽然在学校中有一些教研、科研活动,但是在开展的过程中,并不是每位教师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看法,而且有的教师口头语言表达能力有限,加上思考的时间受到限制,一般浅谈辄止。而在博客上的交流,使教师的发言可以无所顾忌,可以保持冷静而理性的头脑去思考,有助于教师突破身份、地域和学科等方面的界限,实现了深度交流和沟通,加强交流和合作,通过上传发表案例、反思、读书笔记、教学随笔或跟贴、回复、参加专题讨论等形式,打破了时空限制,加快了信息反馈,提高了研讨效率,使教师实现了由个体反思向群体反思、由肤浅反思向深度反思的转变,在不停的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中,调整自己的教育教学思路和教育教学方法,在不同意见的交互中提高教研水平,促进自己知识的积累,逐步形成个性化的知识体系,使自己在教师专业化发展道路上快速成长,也极大地提高了校本教研的力度与效果。
教育博客是教学资源的平台,更是教师自我学习的平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专业能力的支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