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您是学校的名片
当老师时,我不敢奢望有自己的名片,因为自己人微言轻,觉得名片是那些有社会地位的人才应该有。
当校长已多年了,常有人索要名片,但我确一直不敢印名片,因为自己虽为一校之长,却有点金玉其外、坏絮其中。但几年来接触的名片却很多,收集起来至少也有几百张。有的名片仅仅是一个人名而已;有的名片却蕴藏着丰富的文化,让人觉得有文化、有品味,对这样的名片上的人自然记忆要深刻一些。于是自悟到名片的真谛:用名片是一个人、一个团队文化、形象的浓缩,是宣传个人(团队)形象提升个人(团队)美誉度的有效载体。
什么是宣传学校形象、提升学校美誉度的有效载体呢?不是为每位师生印一张名片,而是每位师生自己。作为一所小学,要求每位学生成为学校的“名片”,那有些理想化。但是要求每位老师成为学校的“名片”,是可以努力的。
如何来努力?那就是用制度和文化来塑造教师的形象。
我想起翔宇教育集团卢志文校长的一句话:“创造的一切给学校增加美誉度的机会。”这应该是借塑造教师形象宣传学校形象的非常朴实的要求。
如何来理解这句,讲土一点是发挥教师的主人翁精神;是为学校争光,不给学校抹黑。如果要解读,是否可以这样阐释:首先我们要努力给学校增加“美誉度”,而不是“丑誉度”;其次,有给学校增加美誉度的机会,一定要学会把握;第三,没有机会,要创造机会给学校增加美誉度;第四,创造机会是一种能力,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
一位能时时把自己的言语、行为与学校美誉度考虑在一起的老师,他应该是有责任的老师,有团队意识的教师,他也应该是学校的一张名片。
一所学校只有提出自己独特的文化、价值,并把这种文化、价值渗透于管理之中,老师在这种文化、价值的浸润、磨砺中不断丰盈、提升……。
久而久之,他就成为学校有品味、有内涵的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