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大师报告 走向成功之路
——参加中小学校长远程培训学习心得
我区有幸被市教育局列为“教育部—中国移动中小学校长培训项目”远程培训的项目区,本人又有幸成为此次培训的学员,所以倍加珍惜这次学习机会,虽然是在一个学期最为忙碌的时间段。在为期一月有余的学习时间里,我认真参加培训,及时上网听报告,累计学习了17门课程,能够积极参与网上讨论,并按时完成各项作业,可以说是圆满完成了本次培训任务。
可能我是分管德育工作、教师培训的副校长,所以在学习中,李烈校长、孙云晓研究员、陈孝彬教授、韩珍德校长四位的报告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引领我今后工作努力的方向。
《构造学习型组织 促进教师主动发展》让我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学校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所学校的教师质量,没有教师质量的提升,就很难有教育质量的提高,没有教师的主动发展就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没有教师的教育创造就很难有学生的创造精神。所以作为校长的我们,就要把精力应该主要放在教师队伍的成长上。李烈校长阐述自己的思想定位是“不要‘管’教师,而是要为教师成长服务,要帮助每一位教师找到工作的快乐”。她的工作思想中充满了人性化管理,促进了教师的主动发展,最终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良好习惯缔造健康人格》告诉我们良好习惯的养成是儿童教育的核心目标,自我管理习惯好坏决定人生成败的道理。孙云晓的报告中让深有同感的应该是中国教育存在的“教育荒废倾向”问题, 其体现为偏重学习,忽视身体、心理发展需求,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有所体现,其最明显的症状就是“知行分离”。 “导致中国学生知行分离的主要原因是我们的教育中缺乏实践的环节。
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倾向,使我们考什么就教什么、学什么,基本都是理论的、书面的,而不是实践的。”孙云晓说,“就像现在春天来了,却是中国教育界最尴尬的季节。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没有春游,就没有春天。有人说,家长也可以带孩子去春游嘛,但对于孩子来说,春游的价值在于和同伴一起去,在于是一项儿童的集体活动,但我们的教育界天天为此提心吊胆,怕出安全问题而在春游上止步。仅仅一个春游就暴露了教育上的许多问题:春天是美丽的,但只是书本上的;健康是重要的,但只是观念上的。身体不好,品德不好,对考上大学没有什么妨碍,所以这些东西尽可以处于荒废状态,也直接导致了孩子们的知行分离。”
教育不能再偏颇和荒废下去,不可否认,适度的学习负担是学生发展进步的推动力,但过重的学习负担也将挤压他们的闲暇生活,限制他们的发展空间,甚至对他们的身体和心灵造成伤害。因此,我们的教育必须寻求适度学习负担与学生全面发展间的平衡,而解决之道在于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但必须得到学校、家长、社会多方面的认可和支持。
陈孝彬教授做的报告《现代管理新理念和校长成功之路》同样也让我受益匪浅。掌握科学管理的技巧,清楚地了解校长必须具备哪些管理能力,如何完善管理能力结构;认识把握资源配置上的“八二定律”;学会应用SWOT分析法;推行“换帽思考”法;准确分析学校的发展周期,大胆地选择第二发展曲线。《用智慧经营教育》的报告,一定让所有的校长在“学校没有钱,如何经营学校”方面增长了智慧。
在紧张忙碌的工作中,挤时间抢时间学习的滋味有如饮苦咖啡,苦后的清香沁人心脾。聆听诸多大学者的报告,有如一位位经验丰富的老中医,为我把脉,为我下药。我庆幸有机会参加这样的培训,大步走向校长成功的大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