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农村的教师 城里的收获

作者:寻梦真人 来源:XSK 点击:1260

秉着一颗求知的炽热心灵,于七月六日下午两点半终于踏进了华中农业大学的校门。看着校门口闪眼而又充满真诚的横幅上的大字“欢迎农村教师到我校培训学习”,心中不禁有了一份悲凉。“教师”这神圣的职业前面再冠上“农村”二字,就让人具体可感我们的形象了。在接待人的带领下,我们激情满怀地来到太阳篷下的报名处,领了饭卡和钥匙,拖着疲惫的身影来到住宿楼草草地安顿下来:水瓶一个、脸盆一个、水桶一个、小电扇一台,清点完毕,来整理床位:铺板一副(似乎和农村的木质没有两样)、凉席一张、草枕一个、外加一条非常轻薄的浴巾。我们农村教师终于在自己的省府城市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安乐窝。乃学习的第一大幸事。

第二天,便开始了学习生涯中的第一次回归,从一位农村教师回归到城市一所有名的大学的学子,从农村中学的孩子王回归到城市里有名的教师管理的(一)班的一名孩子,就这样,认识了我们的第一位教师、我们的班主任——杨俊老师。她有着农村女教师一样的容貌,有着农村女教师一样的装束,也有着农村女教师一样的热情和善良。慢慢地我就像喜欢农村女教师一样的喜欢上了城里的女教师,因为在她身上同样有着农村女教师般的对工作的激情,对学生的宽容,对孩子的呵护,对生活的追求。此乃学习的第二大幸事。

正儿八经听的第一堂课是湖北省水果湖第一中学李明新老师的《〈识字与写字〉 〈口语交际〉教学现状分析与思考》,颇有感触的是城里的孩子和农村的孩子范有同样的毛病:错别字较多\书写欠规范,带着一系列的困惑聆听了李老师的讲义,我深深地明白,识字教学是有章可循的,写字艺术也是有法可依的。任虽轻道却远,关键在于教师要坚持不懈、循序渐进。

颇有感触的是武汉64中傅成令老师指导的《初中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山清水秀的用》。人都说,城里的孩子见多识广,容易教好其实,农村的孩子也不孬,。他们有着山清水秀的清江母亲河,那里蕴藏着许许多多城里孩子无法比拟的语文课外资源。在那里有他们嬉戏河水的快乐同年,有他们捉鱼摸虾的真切体验,有他们父母亲人的纯朴情感,更有他们对山外景象的无限遐想等等,无不给孩子们的学习提供了广阔的资源环境。这给我们农村教师提出了一个严峻的挑战:在语文课程中如何开发语文学习资源,致力提高农村孩子的语文素养?我们不得不深思,也是我们农村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值得玩味的湖北省教研室蒋红森老师在主讲《让综合性学习真正“亮起来”》时所说的一句话:“中学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把学生教育陈真正的人”。他告诉我们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明确自己的任务,才能有效地服务于教育教学。在教育教学中,尤其是在综合性学习中,教师应当以如下的行为身份出现:倡导者和引路人、热情的帮助者、积极的参与者、标准的旁观者、朋友般的监督者、客观的评价者。反思过去的教学,我们刻意急功近利,把综合性学习演变成了学生的知识积累、写作指导,学生能不累吗?

还有注重实效的朱圣权老师的《语文课程中的变与不变》,常红艳老师精彩丰富的《阅读标准的解读及案例评析》等,这些既站在课改前沿,又立足于教学阵地的优秀教师的演讲,让我们的教学思想受到了一次深透的洗礼。既提高认识、更新观念,有开阔了眼界,更重要的是让我们学到了许多鲜活的知识,有利地2指导自己今后的语文教学实践活动。此乃本次学习的第三大幸事,也是幸事中的幸事。

回顾十天来的学习,先是一片茫然和困惑,有艰辛、抗酷暑、站蚊蝇,然而丰富而充实的学习生活占据了我们绝大部分时间,让我们忘记了艰辛,驱除了疲劳。还有在武大学习的袁校长给予我们生活上的支持,精神上的鼓励,顿时让我们茅塞顿开:生活的过程是酷暑,学习的过程是清风,让我们拥有一颗年轻而愉悦的心,坚守在农村教育这块并不肥沃的土地上,为我们农村的孩子奉献自己的人生!

 

 

2009 年7月13日草于华农

更新:2009-11-17 05:22:42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