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工作篇——衣带渐宽终不悔
此次实习,是我第一次真正意义踏上三尺讲台。这对于我来说,是真正工作前的唯一一次锻炼的机会,是把所学的教学技能应用到实际课堂教学的第一次机会,是一个向有经验的一线教师学习的机会。因此,我非常珍惜每一次讲课机会。
每次上课前,我都会根据新课程理念,谨慎地查找各方面资料并进行筛选,然后设计教学方案,制作多媒体课件,试讲,修改教学设计,请教指导老师。
上课过程,我会以学生为主,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探究问题,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我非常用心去关注学生的课堂反应,尽可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知识点教授给学生,只要有学生提出疑惑,我都会尽可能地为他们解答。
这段时间,我总共上了16节课。其中,包括习题课、新授课、重复课、实验课等。实习的前段时间,我充分利用空闲时间,积极去听不同年级(初一到高二)、不同科目(科学、物理、化学、语文、数学等)、不同老师以及部分实习队队友的课,观察、学习这些老师讲课的风格和处理不同类型课的手法,再根据自己的性格特点,寻找适合自己的教学风格。
记得在设计《杠杆》一课的时候,我上网下载了几个演示视频和几个模拟杠杆转动的flash,然后再精心设计了教案和ppt。在那之前,我已经在10班听过十多节课,对10班的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基础已经有了一定深度的了解,跟10班的学生也比较熟悉了,所以我在设计教案的时候都能充分考虑学生的情况,再运用所学的教学技能来处理问题。花了2,3天的时间,总算把教案和课件做好。本以为这样的教学设计应该算是比较理想的了,想找指导老师看看,听听老师的意见再修改,不过老师要考试很忙,就没有帮我看。后来,我只能拿着课件直接上讲台了。
上课的时候,我直接根据我的教学设计来讲。可是,由于条件限制,没办法做演示实验,更不用说分组实验。而部分同学的空间想象力不够好,没办法在脑海里对杠杆以及杠杆的工作原理形成感性的认识。经过我的讲解,且播放完演示视频之后,知识点是讲解完了,教学任务也完成了,但是还是有少数学生仍然存在疑惑,这样的教学效果不算理想,难道就这样不管他们吗?如果这部分知识没能很好的接受的话,那么学生在后面学习“杠杆的平衡条件”和杠杆的分类的时候就会有很大困难。
突然,我看到讲台上的圆规跟粉笔盒,这不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吗?于是,我用这几个“临时教具”给同学们演示了“撬石头”的模型。在看到同学们眼睛发亮的那一刻,我舒心的笑了。
通过这几节课的讲授,我总结得出:教学设计一定要以学生为主,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不同的班的学生有不同的特点,所以上同一节课可能要有不同的教学设计;做了课件,不一定要完全根据ppt来讲,而是应该把该讲的知识点讲清楚、讲透彻了,如果时间不够,有些例子可以不讲,留到作业中再出现,但是教学目标一定要完成。
这段时间,我经常熬夜写教案、做课件,虽然很累很辛苦,但为了能够设计出更好的教案、能够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我都觉得无所谓。我想,我已经爱上了教师这一职业了,我已经慢慢地踏上我的职业旅程了。
如今的我,已经能够很好的明确教学目标了,能从容地站在讲台上讲完一节课了。但是,我的粉笔字还有待改进,讲课过程跟学生的眼神交流也不够。这些都需要花功夫,长期练习、改进。